亲爱的一姐:
你好。
首先我很高兴29日参与了漕河泾之行的第二站活动。
我是周三下午接到星星小姐的电话(编者注:星星小姐是整个“找上门”系列行动的执行),当时心情很激动也很紧张,激动是因为有幸被选为女嘉宾;紧张是因为没有参与过类似活动。周四晚上见到了星星,不料她非常具有亲和力,一下子就缓解了我对类似“相亲活动”的“感冒”心理——“其实就是年轻人聚在一起,交个朋友,扩大一下朋友圈”,星星姐这么说。
29号下午,阳光明媚,一扫前几个周末阴霾的天气,太阳公公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笑脸:)。活动刚开始时,大家还是有点拘谨的,不过在心理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很快进入状态,愉快交谈起来。尤其是“握手”活动,让我们用心体验了身边人的存在;画画游戏又带给我们儿童时期的一份天真。2个小时的活动很快结束,大家又意犹未尽地聚在一起玩起了杀人游戏,几局“杀”下来,大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沟通。要不是实在太晚,我们只能散去,看得出很多人还是依依不舍,并纷纷期待着下一次的聚会。
老实说,这一次漕河泾之行大大改变了我对“IT男”的古板印象——其实他们真是很可爱,很热爱生活的一群年轻人,能有这样的机会和他们聚在一起,我也真的非常高兴:)。
最重要的是,感谢申报给我们这样的平台,让大家彼此了解,感谢身怀六甲的张悦姐(编者注:大唐联芯科技的工会副主席)热心参与活动。感谢一姐,还有星星等工作人员(我见到了传说中的一姐——也很让人兴奋哦,呵呵),同时,也衷心祝愿申报越办越好!
(PS:期待一姐再组织大家一起“杀人”, 因为偶对其中一位GG比较心仪,希望能有进一步沟通,呵呵)
小雨
亲爱的小雨:
最近忙着“找上门”的活动,信回得有点少,想到实际还是要和理论相结合,挑出了这一封。
小雨我有印象,她出现在第二站认识IT男的活动中,这是个温柔恬静的女孩,大家在后半夜玩杀人的间隙,她跑来问我到底哪个是“一姐”,我同她打了招呼,她很开心,大约是回去后给我写了这封信。
我后来回想过那个夜晚,觉得有些经历该和大家分享,既然花了时间精力、带着热切的希望来了,怎样提高效率,还是有点门道可讲。好比我一直替那3个没能留下参加后半场“杀人”的女生觉得可惜,我们的心理老师费了多大的劲才让大伙在上半场打破点隔阂,后面的好戏才刚开始,这一走,再好的因缘也给斩断了。
谁斩的呢?你当然可以无所谓地说“缘分还未到”,可有时,斩断缘分的恰恰又是我们自己。虽然我很不愿意发表以下危言耸听的说法,但事实如此清晰:每次看到7字打头的女生,我都很难把她安排进活动。不久前,我和沪上几家婚介机构的朋友聚会,服务了那么多大龄白领女性的他们,临了还是得出了共同结论:“女孩子还是应该到什么年纪做什么事”。
一个30岁的女人和一个24岁的姑娘,也许前者要比后者更得老板赏识,但她们在婚姻这件事上,可选的范围就是不一样。我常常收到这些姑娘的来信,抱怨这世道不公平,可是,30岁的女人也有过24岁啊,那光景,你做什么去了?
可能也去参加过相亲活动,但目光一扫,同龄人少有比我优秀的;可能也有看上去不错的,但他没打电话,我何必那么主动我又并非嫁不出去;可能有过很多个可能,然后光阴飞逝,30岁了。
30岁怎么了?没有恋人一样吃得饱、穿得暖,还有朋友可以聊天聚会,生活似乎比年轻那会安排得更丰富。这年头,也没有爱管闲事的邻居大妈会对你指指点点,妈妈虽唠叨,搬出去,她还是有点够不着,反正大龄女性多了去了,多我一个不多。
如果一个30岁的女人果真那么潇洒,我当然为她高兴,说不定她不那么开心我还会鼓励一下。可大家都是人啊,一个成年人,无论如何也少不了亲密关系,她可以从很多不同的情感中得到满足,但是最亲密最核心的那一层没有,无论如何有点悲伤。
“过了那个村就没那个店”,套用到恋爱这件事,那个“村”就是那段充满青春气息的岁月,错过了,非但“店”少了,也少了那个村的味道。
我就很喜欢小雨,我答应她一定再把那些人召集到一块,让她有机会再和心仪的GG靠近点。她那么努力要给自己机会,我当然要助她一臂之力。反正已经带进那个村了,找店还不容易吗?
申江一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