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荆
韩荆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474
  • 关注人气:4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项脊轩”温暖我一生

(2008-04-08 12:22:04)
标签:

书屋

温暖

一生

情感

分类: 我和自己
 

百合的圈《淡淡的人生路》欢迎你的到来!

韩荆的圈《妙笔生花》期待你的加盟!

 

 
 
“项脊轩”温暖我一生
韩荆
 
 

 

 八十年代初期,我们家还没有自己的房子,一直住母亲单位的公房。这间屋不是归有光的项脊轩,但确是我中学时代读书学习的地方。

 这是连着我们家原来的厨房后面接续的半间木瓦房,室内面积也不过一丈见方,墙上和天花板上都是用报纸糊起来的,连一张写字桌都放不进,只容下一张小床。有一个大约只有半平米不到的小窗,有阳光的时候,束光照亮一隅,平时,特别是阴天的时候,屋内较暗,进去必开灯。由于是一间临时搭建的小屋,风雨天,时有灰尘和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大雨时虽然没有雨水往下灌,可母亲也会让我暂时移开。每天晚上,我上完晚自习回到家,就搬个小小的凳子伏在床板上,再次摊开书本,直到深夜。由于没有书桌,自己的书本和一些借来的书全都堆在床头。

 我在这里生活学习了大约有5年,也悠然自得,有时会独自吟唱,有时会静悄悄地坐着,夜深的时候,房前屋后异常寂静,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听到,风声雨声落叶声,现在想来都不相信,我能把当时感受的自然境况和心理所思,第一时间就记在了日记本上,那时候日记还会教给老师批改,记得很清楚,是一位姓黄的语文老师,他把我写的错别字用笔圈起来,还在下面写上正确的字,并写下了希望我坚持下去的评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是老师在日记本上写给我的勉励,是红色的墨水字。那年我刚上初一。
    在这里居住、学习和生活,喜悦的感受多于悲怆的感受。这里是一个大杂院,母亲单位没有房的同事,大都住在这里,算起来也有几十户,分前院和后院,后院又分上院和下院,记得那时邻里亲善,鸡鸭成群。我们家住在后院的下院里,母亲选择这里就是因为厨房后面可以为我续建一个小房,那时候我们姐妹三人,外婆也经常来家,住房相对还是紧张的。

人生的大考过后,我在里面睡了五六、天,吃好就睡,睡好起来再吃,家人吓坏了,母亲说怕是这孩子生什么病了吧?其实就是之前的考试精力高度集中,太缺睡了。

最快乐是外婆来看我们,盼着她多住几天,她来都是和我一起住,星期天的时候,我会在院子里看书写作业,她没事就坐在我边上看,经常在我写完作业的时候,让我代笔给她在外地当兵的儿子写家信,一笔一划的学生字,却是沧桑老人的口吻,奇怪的是念给她听的时候她总是那样的满足,不知道是为孙女洞悉了她的心,还是为她终于表达了对远方儿子的情。

春去秋来,屋外杨树的影子疏了又密,日夜更替,人生岁月的年轮加了再加。

我高中毕业那年,我们家终于有了自己的楼房,搬离了那个大杂院。我们每个小孩都有了一间属于自己明亮的房间,有床有书桌还有大大的玻璃窗及漂亮的落地窗帘,而我那间,永远是最干净最整洁最让小妹们羡慕的。

曾经的大杂院早已物是人非,取而代之的是新的经济开发区一幢幢的高楼。

几年后,我先生从这里把我娶走了,开始了新的远行,新的生活,知道我喜欢书,喜欢有书房的家,先生唯一向母亲提出想要的陪嫁就是我积存的那些书,几经火车拖运汽车周转的路上,始终不丢不弃,在他给我的房子里,一间大大的书房,成了我圆梦的沃土。

如今,书房早已被儿子抢去当卧室共用了,他有时候呆在室内一天不出来,除了一些特别专业的书之外,其他差不多被他翻遍了,包括我大学的一些他感兴趣的课本,也被他浏览了,而他也学会了选书,每次买来的书我都会对他进行夸奖,也是同学们传阅最多的书,唯一不像我的地方,是他总是借出却不记得再还回来,一部分至今未归位。而他也有说辞:妈妈没关系的,资源共享嘛!真为儿子的大度品质而欣慰。

在路上,生命在远行,温暖我的不只是阳光和故人,还有那间永远铭记在心的像极了“项脊轩”的小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