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型原理
(2009-01-27 19:29:28)
标签:
桥牌理论平均型原理杂谈 |
分类: 桥牌世界 |
《桥牌》杂志上刊登的平均型原理一文由于编辑疏忽,排版时漏掉了下面的最后一节。
(IV)
高花加叫
另一个忽视平均型原理的约定叫是“瑞士加叫”(Swiss),就是对一阶高花开叫应叫4C和4D显示4张支持的平均型进局加叫。有时候4C承诺比4D拥有更多的关键张或控制,也有的用法是4D显示更强的将牌支持。长期看来,这是一种效率极其低下的加叫手段,因为同伴无法核查联手的配置有多好。
如果开叫人有:
S AQ6
H AK842
D 7
C J843
面对瑞士加叫是否应该越过4H试探呢?此时即使知道应叫人的牌力也无济于事,因为应叫人可能是:
S
K5
H
QJ97
D 9863
C AK7
满贯的机会就很不错。或者是:
S J5
H 9753
D AKJ
C AK7
尽管应叫人是高限牌力,控制也不错,但我想你不会太愿意打这个满贯。
类似地,Marty
Bergen建议使用1M-3NT应叫显示均型,13-15HCP,3张支持,但还是会遇到相同的问题。
下面是来自“叫牌擂台赛”的一个例子:
西
东
S
AJ5
S Q102
H
K97
H A8652
D KJ107
D 9
C
J93
C AK74
除了帮助你选择更有效率的约定叫以外,平均型原理还可以用于改进现有的约定。
对一阶高花的Jacoby
2NT加叫十分流行,也比瑞士加叫更受欢迎。如今它已经超出了设计时所设想的使用范围,许多牌手甚至拿非均型牌叫2NT。然而标准的后续叫牌限制了这个约定的使用。开叫人往往无法限定强度,同时应叫人也不能展示自己的牌。
如果开叫人有这样的低限牌:
S A8732
H 974
D
K8
C AQ4
他再叫4S,表示低限均型,却很容易对着这样一手牌丢掉满贯:
S KQ94
H 6
D AJ74
C K652
在此有个更有效的再叫结构:
3C:无单缺,任意强度
3D:低限有单缺
3H/3S/3NT:有额外牌力(至少15HCP),C/D/另一高花单缺
4C/4D/4H:有额外实力的双套牌,需要在第二套上有帮助
如果开叫人再叫3D,应叫人可以继续叫3H询问单缺。
西
东
S
A9732
S
K10854
H
AK3
H 98
D
3
D KQJ
C
KJ83
C
A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