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母亲的故事
(网络学习资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句话选自传统经典启蒙教材《三字经》,其以最浅显易懂的语音,取材这两个典范故事,教化少儿。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孟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三迁住地;为感化教育其中途辍学,割断机杼,足可见孟母用心良苦
。由此,孟母也成为端庄贤惠、教子成功的典范,被誉为历史上“四大贤母”称号。其事迹被广为传颂,其子孟轲也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被尊为“亚圣”,成为中华儿女学习的典范。她们的故事不仅展示了母亲的伟大和智慧,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与孔子并称“孔孟”,世代遵奉。孟子三岁丧父,靠母亲仉氏教养长大成人,以教子有方著称。孟子成为后世儒家追慕向往的亚圣,孟母功莫大焉,为世人留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教子佳话。
现从皇粮国税博物馆馆藏文献中解读孟母作为一代伟大的母亲成为蜚声中外、世代流传教子育人的楷模,为中华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母亲树立典范,堪称“母仪入式”第一人。
清末著名书法家、天津四大书法家之首、晚清遗老华世奎先生创作的歌颂孟母三迁及断机杼的诗作为:“母教于今何处寻,应将古道作时箴。咸知孟子成贤圣,谁解三迁断杼心。”其书法走笔取颜字之骨,气魄雄伟,骨力开张,功力甚厚。书体结构凝重舒放,苍劲挺拔,字字句句,点点笔笔无不表达出对孟母的礼敬之情。
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教子之故事,对于承传中华传统美德,巧妙对未成年人教育,提高人母的素质、促进家庭和谐有重要的教化意义。孟母不愧为伟大的母亲。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在《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孟母教子的故事广传于世界各地。清末东洋人所编教材中亦有“孟母断机”之课文,并以画图直观表现出孟母教育之严肃,孟子悔意之深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