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似数中的精确度问题

(2012-05-08 15:04: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学随笔反思

           近似数中的精确度问题

四年级学生曾问我一道判断题:“3.103.1精确。(   )”,我直接说应打勾。后来我发现与这道类似的题目精确到百分位的近似数比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更接近准确数。()我认为这句话应打勾。因为,一个近似数有效数字位数能够反映出该近似数的准确程度。如3.1415926,精确到十分位为3.1,精确到百分位为3.14,显然,3.143.1更接近准确数。但征求其它数学教师意见时,有的教师举例说“3.999,它精确到十分位为4.0,精确到百分位为4.00,它们与3.999数值差距相同。按判断题能举一个反例即可打叉,这题应该打叉。对于这个问题,我查阅网络资源,内容与各位教师分享:

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截取近似数,它与准确值之间总要相差一个数,这个差数可以反映出近似数精确程度。如果近似数比准确值小,就叫做不足近似值;如果近似数比准确值大,就叫做过剩近似值。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只需要知道近似数与准确值相差多少,而不必过问近似数比准确值小还是大。也就是说,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近似数a与准确数A的差的绝对值。我们把它叫做近似数的误差,用Δ表示。即       Δ=|a-A|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量的准确值是得不到的。因而近似数的误差也常常无法求出。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近似数的误差不会超过多少。例如,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钢尺来度量工件的长度,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误差不超过1毫米。

近似数的误差不超过某个数,我们就说它的精确度是多少,或者说精确到多少。上面举的例子用钢尺测量工件的精确度是1毫米,也可以说成精确到1毫米。

又如,近似数3.14,不管它是用什么方法截取的,它的误差一定不会超过0.01,因而它的精确度是0.01,也可以说精确到0.01

根据上面讲的我们可以知道:近似数4.3的精确度是0.1,近似数4.30的精确度是0.01,可见近似数4.34.30的精确度是不同的。因此,在近似数中,小数末尾不能随意添上或去掉“ 0”

 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右边截得的最后一个数字止,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例如,近似数4.3有两个有效数字:43;近似数4.30有三个有效数字:430

当一个近似数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它的精确度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例如,近似数9400,如果它精确到100,就只有两个有效数字:94;如果它精确到10,就有三个有效数字:940;如果它精确到1,就有四个有效数字:9400。为了区别它们,可以分别写成9.4×1039.40×1039.400×103。一般地,写成a×10n1≤a10,n是整数)的形式,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a的有效数字来确定近似数的精确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