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多的7个原因
(2009-10-23 13:20:04)
标签:
公务员事业干部事业人员政府机构党政中国杂谈 |
中国官多的7个原因
中国官民比太高,有七个方面的事实——
一是国家、党政和社会团体机关中有大量的准公务员。2003年我国公务员人数虽然是653万人,但是在党政社团机关中工作的总人数为1050万左右,其正式公务员之外的近400万人虽然名义上是事业或者工人编制,实际上还是由财政供养,并且机关中的园林、清扫、炊事等体力劳动绝大部分由临时雇佣的农民工或者应聘人员从事,他们大多从事的是公务员职能的管理性工作。
二是有的事业单位是为了应付机构改革从政府机构中剥离出来,实际上还行使着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如许多行业协会,过去是政府某机构的一部分,改为事业单位后,财政还要供养,并且还赋予他们收费的权力。
三是事业单位中实际上有大量的官员。我国党政职能内化在事业单位之中。国外学校、医院和科研单位中非业务人员非常少,其大学院系办公室就一个行政人员工作;而我国这些单位与业务无关的机构和管理人员很多,如大学的系里除了其他的无关机构外,仅就办公室,有主任、办事员等五六个。
四是我国还有财政不给够经费甚至不列入预算,而由自己收费补充和全额收费供养的大量的政府机构和执法人员。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如地方的派出所、城管等。其中有的整建制没有列入公务员系列,有的部分协管员没有列入公务员系列,但这些机构既有执法权,又有收费权。
五是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公务员性质的官员。
六是市县乡村中由收费和罚款等供养的非编制管理人员约为2000万,其中730万村干部,1270万县乡各类非编制聘用人员。
七是许多机关和事业干部退休之后,没有进入社保体系,没有社会化供养,没有平民化,而还是财政出钱,享受着机关离退休干部的待遇,仍然是国民经济供养的不工作了的公务员。
需要指出的是,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的供养人员中,一部分是由财政预算拨款,一部分是由收费罚款供养的;大量的行政事业人员,不是从事公共服务的,而精力主要放在行政审批、许可及注册登记、监督执法等方面;编制混乱,基层县市有大量的协编和临编人员,主要依靠预算外收费罚款存在;与中国人均GDP水平还较低相比,供养规模太大,供养水平太高。因此,简单将发达国家的供养比与中国的供养比相比,容易误导决策。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官民比太高,有七个方面的事实——
一是国家、党政和社会团体机关中有大量的准公务员。2003年我国公务员人数虽然是653万人,但是在党政社团机关中工作的总人数为1050万左右,其正式公务员之外的近400万人虽然名义上是事业或者工人编制,实际上还是由财政供养,并且机关中的园林、清扫、炊事等体力劳动绝大部分由临时雇佣的农民工或者应聘人员从事,他们大多从事的是公务员职能的管理性工作。
二是有的事业单位是为了应付机构改革从政府机构中剥离出来,实际上还行使着行政管理职能的人员。如许多行业协会,过去是政府某机构的一部分,改为事业单位后,财政还要供养,并且还赋予他们收费的权力。
三是事业单位中实际上有大量的官员。我国党政职能内化在事业单位之中。国外学校、医院和科研单位中非业务人员非常少,其大学院系办公室就一个行政人员工作;而我国这些单位与业务无关的机构和管理人员很多,如大学的系里除了其他的无关机构外,仅就办公室,有主任、办事员等五六个。
四是我国还有财政不给够经费甚至不列入预算,而由自己收费补充和全额收费供养的大量的政府机构和执法人员。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如地方的派出所、城管等。其中有的整建制没有列入公务员系列,有的部分协管员没有列入公务员系列,但这些机构既有执法权,又有收费权。
五是中国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中,也存在着大量的公务员性质的官员。
六是市县乡村中由收费和罚款等供养的非编制管理人员约为2000万,其中730万村干部,1270万县乡各类非编制聘用人员。
七是许多机关和事业干部退休之后,没有进入社保体系,没有社会化供养,没有平民化,而还是财政出钱,享受着机关离退休干部的待遇,仍然是国民经济供养的不工作了的公务员。
需要指出的是,与美国等国家相比,中国的供养人员中,一部分是由财政预算拨款,一部分是由收费罚款供养的;大量的行政事业人员,不是从事公共服务的,而精力主要放在行政审批、许可及注册登记、监督执法等方面;编制混乱,基层县市有大量的协编和临编人员,主要依靠预算外收费罚款存在;与中国人均GDP水平还较低相比,供养规模太大,供养水平太高。因此,简单将发达国家的供养比与中国的供养比相比,容易误导决策。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前一篇:2009年0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