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洛东一滴水w
洛东一滴水w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6
  • 关注人气: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恩师宋宝善

(2012-09-08 11:38:21)
标签:

杂谈

 

     从小学,到初中。从高中,到大学。教过我的老师可谓多矣,给我影响最大的,当属宋宝善先生。

     宋老师是我的高中语文老师。记得初中毕业那年,我同时报考了高中和小中专。因为小中专指标有限,我进了高中。也许是因祸得福,偃师高中改变了我的人生。晚去了近二十天,正好赶上了月考。记得试卷是当年的高考试题,其中有一个填空是“欲壑难填”,那“壑”字,据说全级四个班160多人楞是没有几个人会写,还真的是“欲壑”难填写了。我在暑假里刚好读过一篇文章,居然还记得。于是我引起了语文老师们的关注。理所当然的,校园里的那块语文专题板报,就落在我和庞村同学高云波的身上。高云波抄写,我负责组稿和版面设计。久而久之,引起了教高二的宋宝善老师的注意。
      宋老师是语文组的元帅,当时在全洛阳地区都很有名气,但他待人很和善。他经常找些资料给我们,有时候甚至亲笔抄写,记得给我们板报供稿的还有王旭老师、张渠老师、孙志豪老师,还抄过张正民校长的长篇散文《桃李赋》呢。但最关心语文板报的,还数宋老师。好像那年有一期《语文学习》杂志,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刚刚发表,写的棒极。后来还被选到中学语文教材里。宋老师让我们全文抄写,还加了推荐短文。一时间被同学们广为传抄,至今我还能背出精彩的几段呢。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朦胧的。每个夜幕深重的晚上,山下亮起了灿烂的万家灯火,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缥缈。      
     宋先生留给我的印象,与这篇美文紧紧的化在一起了。此后的早读时间,我们就旁若无人的大声品味这些难得的美味。甚至于三十年后,与老同学们谈起宋老先生,还是念念不忘他对大家课外阅读的指导。后来的不少语文老师,都是生搬硬套的让我们读背,记住的反而不多了。
     最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宋先生的勤奋。现在想想,当时已经五十出头的人了。我们晚上交了的日记,第二天我们早读前就批改好发在课桌上,真是诲人不倦呵!有一次我在日记上对当时学校的某件事大加评论,还说了不少偏激的话,先生就写了几句“年轻、有朝气,好。但还要有分寸”云云。长者风范,可见一斑。

    偃高分别一晃已经是三十二年!这期间仅仅见过恩师三面。一次是在偃师教育学会一次年会上,宋老师在主席台上瞅见了我,就走下来和我坐在一起,让我好生感动。第二次是老同学孙庆平从美国回来,我们十几个要好的同学在县城聚会。席间谈起宋老先生,不禁唏嘘慨叹,高云波和杨丙戌提议结伴去看望恩师。精神矍铄的老先生,竟然还能脱口喊出我们的名字,当时男子汉们的眼眶都湿润了呢。最后一次是两年前的国庆节,我们80届同学大聚会,期间有个议程是分头看望恩师,我在宋老师家里拜望了我心中的长者。当年风度优雅像列宁,如今已是耄耋老者了。神采依旧,思路清晰,提起来当年的点点滴滴,老人家依稀还记得。大家依偎在恩师左右留影纪念,都在诉说自己不尽的感怀。
    宋老师给我的影响,首先是语文方面的,因为我最喜欢的就是语文。以至于后来修的还是中文、教的也是语文,就连我的教学方法,骨子里受他影响最多。我让我的学生们练字、学说话,让孩子们读诗、写散文,抄写东西记日记,这些都无形中传承了宋老先生的衣钵啊。

     宋老师给我的最大的影响,还在于敬业和做人。从教30年来,不敢夸桃李芬芳,至少是像宋老师当年一样,兢兢业业教书、勤勤恳恳做事。我将会一如既往,像宋老师一样去影响我的学生们。

     像宋老师一样影响我的还有王旭先生、张渠先生、吕剑锋先生、董党庆先生等,尽管他们有的已经作古,我的心中永远充满着敬意和感恩!也许因为工作忙,也许因为思想懒,也许自卑的心理在作怪,多年来没有常去拜谒先生。在第28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写了这些拉拉杂杂的文字,不求宋老先生看见,惟愿表达莘莘学子对恩师的祝福:敬爱的老师,您的学生给您鞠躬啦!

     祝愿恩师们永远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建设者剪影
后一篇:十五夜望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