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圣火,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和平、正义。火,作为人类文明的起始象征,有着非凡的意义——对于中国人来说,钻燧取火代表了一个蒙昧时代的结束;而对于希腊人来说,那是一种圣火,是普罗米修斯为解救饥寒交迫的人类,瞒着宙斯到阿波罗太阳神偷取火种。点燃圣火,是对古老庇护神的感恩。而真正将这一火种演变成世界之光的,却是法国诗人顾拜旦。被誉为“现代奥运会之父”的法国男爵顾拜旦!
圣火,结束了一个蒙昧时代,人类从此走向文明。
据说,1936年7月20日,在奥林匹亚举行了隆重的火炬点燃仪式,12名身着希腊民族服装的少女,在乐曲伴奏声中点燃了第一支火炬,随后正式开始了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火炬接力。火炬由希腊开始,整个行程共3075公里,于8月1日抵达柏林运动场的开幕仪式,它成为古代奥运理想传播的象征。从这届奥运会开始,火炬接力便成为奥运开幕式前和开幕式上的传统习俗。
今天上午,奥运圣火的传递活动正式在洛阳进行。所谓正式,是说在此前曾经彩排过吧。多少人为此流汗出力,不得而知,也没有人统计。我只是觉得,凡事得有个度,所谓“过度”,就是超越了“度”,就会出现副作用啦。据说原计划26公里的,现在改成了6公里多,还不让人随便看。连洛阳人引以为豪的龙门石窟、白马寺等等都没有参与其中。为什么?安定啊。我在家里看了全程直播,感觉是:没意思。真的没意思。我不是不爱国,但总感觉传递圣火搞得太过分了。光是那几千米长的红色横幅,印着字,得花我们纳税人的多少银子啊!
请看引自官方的报道:
在圣火传递前夜,数万河洛儿女通宵不眠地奋战在街头,做着繁琐而又艰巨的后勤保障工作,默默无闻地为圣火传递出力、流汗……数万啊!
和市民的“闲情逸致”相比,各单位的工作人员,个个神情严肃——篮球馆南区入口已拉起了警戒线,搭起了4道和飞机场入口处一样的“安检门”。民警们站在警戒线边上,检查各种安保设施。4道和飞机场入口处一样的“安检门”,得多少银子花啊。
21:34,篮球馆西门前,河南电视台的电视直播车静静地停在那里,七八名技术人员正在紧张调试设备;消防车则绕着体育场缓缓行驶……洛阳供电公司洛南新区分理处负责人郭强正带领员工,在体育场动力中心和应急电源车之间来回奔波,对供电设备进行最后的调试。应急电源车,据说还有全省唯一的移动应急车呢!http://news.lyd.com.cn/content/2008/7/27/410774.shtml
郭强带着记者来到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动力控制室前,指着一台不断闪烁的长方形仪器,自豪地介绍:这是他们刚从德国进口的自动转换开关,一旦某个电源出了问题,备用电源可以自动转换,用时只需1秒钟,比人工转换可快多了。
22:54,记者在开元大道永泰路口见到一名戴着钢盔的电力员工,他叫王志发,专门负责看护这一段的电缆沟。王志发说:为了保证新区供电,公司派出300多名员工,通宵看守供电高塔和电缆沟,每个供电高塔下都站着一名电力员工,每200米电缆沟就有1人看守,一旦供电设备出了意外,他们可以随时维修。
在洛阳日报社大楼东侧的火炬传递跑道两侧,临时搭起了隔离火炬手和群众的铁栏杆。23:23,记者看到,4名女孩正跪在地上,将红色胶带粘在裸露的铁栏杆上,她们额头的汗珠则啪嗒、啪嗒地落下来。
火炬传递指挥部安全保护部工作人员段红高说,为保障这次火炬传递的安全、有序进行,市公安局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强有力的安保队伍,26日23时全部上岗。这次调动警员之多、安保规格之高,是洛阳建市以来以来绝无仅有的!
27日凌晨,参加演出的230名演职人员一律3:00起床,3:30化妆,4:50集合,5:00出发赶往新区。尽管个个累得够呛,但能参与圣火传递这一盛事,每个人的心里都美滋滋的。6:00,十万观众进场完毕。十万观众,可都是在这之前培训好的啊!
据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美国境内火炬传递的参加者每公里需交3000美元。我们的火炬手,不知道花钱不花哦?
我不是愤青一族,但我清楚口袋里的几个工资不够孩子的学费,不够父母的医疗费,也不敢让老婆去买几件像样的衣服!我自己还要读书,还要培训,还要,,,,,,三下五除二,我连哀叹的气力也不足啦啊!
(写完这篇博文,已经是28日的0:50分了。我长长的舒了口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