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徒步长江沿岸,寻访历史遗迹

(2011-12-12 18:36:24)
标签:

杂谈

                
                   徒步长江沿岸,寻访历史遗迹

   1211的爱心之旅是——徒步长江沿岸,寻访历史遗迹。
   虽然已入冬,但昨天气温2--8度,太阳高照,一点不冷。9点不到,参加文化徒步的市民已聚集在15路公交“燕江路”站。

 

马路两边等候出发的人群

http://s5/middle/5007b729nb3e0ad7f1b24&690


  9点半,100多人的队伍出发了。第一站是上老虎山观古炮台,从马路边直接就可上山,老虎山虽不高,山路却也有些陡,10多分钟爬到山头,眼前是浩瀚的一江东流水和1968年底建成通车的南京第一座长江大桥。跟着领队很顺利找到了几座清末古炮台,虽已败损,但保留还很完整,大家纷纷跳进炮台,一位叫小六子的队友在台边向大家讲解炮台历史,这些并不很起眼的圆坑坑在清末民初为保家卫国可是建过功的呀,还有意思的是这些炮台都有暗道相通,我们也很有兴致地钻了进去,里面一片漆黑,幸有队友带了手电方可摸索前进,洞内不时在边上挖一小凹坑,不知是否用于贮物,洞顶还有大大的圆形出气孔,从一个炮台里钻进暗道,出来已到另一炮台了。大家纷纷议论,说南京有关部门没有眼光,这么好的历史遗址怎么不开发成景点哪,我想若开发成旅游景点,就没有现在的原汁原味了,其实只要有心,南京随处有六朝、明清和民国的文化历史和遗迹,但愿不要被城市建设破坏和湮没哟。

 

出发前领队讲话
http://s1/middle/5007b729nb3e0ad798960&690

 

老虎山已被城市建设包围http://s3/middle/5007b729nb3e0b31861b2&690

由此登老虎山
http://s12/middle/5007b729nb3e0ae0fe8db&690

老虎山头观长江大桥
http://s11/middle/5007b729nb3e0ae8c0aba&690

 

这就是清末古炮台
http://s13/middle/5007b729nb3e0af1800dc&690

 

听小六子讲炮台历史
http://s11/middle/5007b729nb3e0b03991da&690

 

炮台内有暗道
http://s14/middle/5007b729nb3e0b0c261dd&690

 

进暗道探究http://s11/middle/5007b729nb3e0b0c08f2a&690

 

暗道内
http://s4/middle/5007b729nb3e0b11fb6f3&690

 

洞顶出气孔很大
http://s6/middle/5007b729nb3e0b1f673d5&690

 

暗道出来是另一个炮台
http://s3/middle/5007b729nb3e0b2844cf2&690

 

原路下老虎山
http://s11/middle/5007b729nb3e0b307074a&690

   从老虎山原路下山,沿马路一路向东,过上元门,进入幕燕滨江风景区, 放眼向前,3.6公里的滨江大道一望无际,宽敞的大路一边紧靠长江(这一段江水属饮用水保护区)、一边紧贴幕府山,靠山这边建有人行小道,人行其间,既可观一江春水向东流,又可看青山绿树及游览幕府山一干景点。讲起幕府山,南京人都知道早些年这儿是延绵数里的开石场,记得有几次骑自行车沿江春游,这儿是飞沙走石、满眼尘土、道路坑洼、惨不忍睹,据说原先能抵挡北来风沙的高高幕府山硬是被削掉了一半高,造孽呀。前些年政府终于开始整治打造,当时为了在植被已然破坏只留光秃秃石头的山体上种树,南京市民群策群力,最后采用把废旧轮胎用铁丝穿成网固定在山体上,再在轮胎内圆空间填土种树,才形成了现在的一片郁郁葱葱呀。

滨江大道
http://s16/middle/5007b729nb3e0e698ba4f&690

由此向西3公里多的长江是饮用水保护区
http://s7/middle/5007b729nb3e12008dbe6&690

景观小道

http://s14/middle/5007b729nb3e0e72f5dad&690

 

幕府山植被来之不易

http://s2/middle/5007b729nb3e0b42c03f1&690

路遇同道中人
http://s12/middle/5007b729nb3e0e60e28db&690


   进入滨江大道,先经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草鞋峡遇难同胞纪念碑,大家在碑前合影留念,缅怀被日本鬼子所杀害的同胞,不由人深深感到和平的珍贵。

遇难同胞纪念碑
http://s3/middle/5007b729nb403da925592&690

    继续向前到了五马渡,称之为渡,毫无疑问是个渡口,不过这个渡口可有些来历了,相传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后,琅琊王司马睿、弋阳王司马羕、南顿王司马宗、汝南王司马佑、彭城王司马纮渡江至此,其中司马睿所乘坐骑顿时化龙飞去,成为其称帝前之吉兆,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正式建都,创建东晋王朝,五马渡也因此而得名。现江边建有规模不小的五马渡码头和五马渡广场,广场上五马腾飞,当然最前面的一匹已化成了龙了。广场上领队讲解五马渡的由来,队友热烈参加探讨,大家收益不小。

 

五马腾飞,最前面一匹已化成龙

http://s6/middle/5007b729nb3e12af39215&690

 

领队讲解五马渡历史

http://s12/middle/5007b729n78634a23829b&690

 

队友热烈探讨

http://s3/middle/5007b729nb3e18410c722&690

   过了五马渡不久,队伍进入幕府山下一个围墙的缺口处,准备爬山去探神秘的达摩洞,拜访穴居7年的现代老达摩 领队一再强调这条路比较险,年老体弱者不要上去,可挡不住大家高涨的热情,男女老少几乎全都义无反顾地上路了,这条山路的确比较崎岖险峻,大家互相关照提醒,年轻队友还不时站路边引路相帮,最后一个个都顺利安全地到了山腰达摩洞,只见以山洞为主体搭造的简陋小屋,里面供奉一些信物,一个六、七十岁的老达摩在此穴居了7年,大队人马的到来让他有些意外,他热情地拿出一些供奉过的糕点请大家食用。站在洞口向山下望去,看不到高楼大厦和熙攘人群,唯见长江边上的滨江大道如条白练伸向远向,这儿虽然与都市近在咫尺,却远离城市的喧闹,一位老人忍受清贫和寂寞,坚守着他自已的信仰,我们这些凡人是做不到的呵。

 

过索桥

http://s5/middle/5007b729nb3e0e852a364&690

 

从这个大缺口进山
http://s15/middle/5007b729nb3e0e84bd61e&690


 

上山小路崎岖险峻
http://s6/middle/5007b729nb3e0e8eaeac5&690
http://s12/middle/5007b729nb3e0ea0cdb5b&690

 

达摩洞

http://s15/middle/5007b729nb3e0eb2237ce&690


“老达摩”热情招待(中间带帽老者)
http://s7/middle/5007b729nb3e0ea0c03a6&690


 

达摩洞前风光
http://s10/middle/5007b729nb3e0ea9afc79&690

   从达摩洞下山继续向东,进入以三台洞(头台、二台、三台)为主要景点的观音景区,记得第一次爬三台洞还是1969年,当时周围一片荒凉,现在以三洞为依托,亭台楼阁、流水小桥,风景很美。


http://s13/middle/5007b729n786349f71a7c&690

从山脚洞口入内,一路向上攀爬,出洞口已是半山的亭台
http://s12/middle/5007b729nb3e11db9ab6b&690

沉宝变洲——相传明马皇后在观音阁前梳妆完毕,将随身玉佩抛入江心,变成如今的八卦洲
http://s9/middle/5007b729nb3e11e63b738&690 

 

路中奇石 
http://s1/middle/5007b729n78634ad48890&690


   再向前就到了燕子矶,曾在这里生活了5年,当年常带小孩去玩,公园虽小却别具一格,既有风光旖旎、又有人文内涵。那悬崖边依势而建曲曲弯弯的栏杆,路边摩崖石刻、矶头陶行知先生手书《劝戒碑》、乾隆御碑亭等等,都非常熟悉,今日路过倍感亲切。与以前不同的是,燕子矶江边的路修得非常好,下层木栈道,上层塑胶道,是市民休闲和锻炼的好地方。站在江边,右面是秀丽的燕子矶,左面前方是大气的长江二桥,两者相益得彰,风光更美。

江边上层塑道、下层木栈道
http://s3/middle/5007b729nb3e11eeb5d82&690

右为燕子矶、左前为长江二桥
http://s7/middle/5007b729nb3e1200b1536&690

 

   在燕子矶部分队友乘8路公交回城,其他人则沿着被称为“南京最简陋的沿江小巷”继续东行,这些老巷看得出近年都经过修造,简陋倒是简陋,老味却并不足,唯有路过燕子矶影剧场,看那旧旧的门头和繁体字,估计是比较老的建筑了。穿过燕子矶小巷,沿路边围墙行走,围墙内就是当年的南京化工厂,早几年已搬迁,从断墙残缺处伸头看看,原来气势磅礴的厂房、烟囱、管道已夷为平地,一片荒草乱砖,仅廖廖数人在干活,听说这块偌大的地皮将用于房地产开发,不知数十年积累下来的污染问题将如何解决?


插入燕子矶老巷
http://s6/middle/5007b729nb3e120957255&690

这座燕子矶影剧场有年代了
http://s12/middle/5007b729nb3e12143337b&690

 

沿原南京化工厂围墙前行

http://s16/middle/5007b729nb3e1237ee7af&690

 

路过南化北大门

http://s11/middle/5007b729nb3e1238ec44a&690

 

厂区已夷为平地

http://s5/middle/5007b729nb3e122f3de94&690


原南化排污口还在流出污水,来自何方?
http://s14/middle/5007b729nb3e12258da3d&690

用于抗洪排涝的泵站
http://s16/middle/5007b729nb3e124a1ab2f&690

  走完南京化工厂围墙,进入笆斗山地区。笆斗山想来应山如笆斗形状,但不知附近的哪个山头与它吻合,且不管了。笆斗山向来以油库而出名,这倒是领教了,路边看到油库内油罐之大之多,确实也算一大特色了。可能离市区较远,笆斗山的街道倒是很有乡土味,此地离原南京电瓷厂近,所谓靠山吃山,家家门口都有大大小小电瓷瓶,有用来铺路、挡道、装饰、种花等等,几乎成了这儿民居的一个特色,狭窄的街路两边,商店与民居并存,门口既晒被子又晾香肠,晒太阳的老头老太对我们这支游勇散兵似的队伍充满好奇,盯着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是怎么过来的?

 

笆斗山大油库
http://s12/middle/5007b729nb3e12c11eeab&690

 

笆斗山民居前少不了电瓷瓶

http://s16/middle/5007b729n78635118cb0f&690

 

行进在笆斗山街道

http://s9/middle/5007b729nb3e11cb42048&690


   离开笆斗山,穿过一段两旁松树相夹的幽静小道,不久就到了长江二桥下的二桥公园,又一批人乘74路公交返城。剩下的队友向左走上新港大道,这儿属于新港开发区,走了约40分钟右转上尧新大道,又是十几分钟,抵达本次徒步终点——乌龙山公园,此时正好下午3点,没有停歇地走了5.5个小时,还剩30余人,原计划书上估计约15公里路程,大家一致认为起码走了20公里。乌龙山公园地处乌龙山下,地方大、绿化好、游人少,很适合集体郊游,南京火车站发车的64路公交可以直达。按原计划还要组织10人上乌龙山探险寻找未被发现的古炮台,因时间关系放弃了。
   当大家坐在乌龙山下草坪上休息时,众人又七嘴八舌向领队建议下次去何处徒步了,老山?方山?青龙山?护城河?明城墙?……南京周边可徒步的地方还不少哪!

出笆斗山社区有一段幽静的小路
http://s9/middle/5007b729nb3e12c11db08&690

二桥下面
http://s3/middle/5007b729nb3e12d24b682&690

 

开发区新港大道
http://s2/middle/5007b729nb3e12dc43c01&690

尧新大道两边绿树成荫
http://s6/middle/5007b729nb3e12fbddbd5&690

 

如今在市区难得一见的雪松

http://s10/middle/5007b729nb3e12f7c2889&690

进入乌龙山公园
http://s12/middle/5007b729nb3e12e57559b&690

七嘴八舌讨论下次徒步线路
http://s6/middle/5007b729nb3e12e57e965&690

终点合影
http://s4/middle/5007b729nb403deaca9d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徒步外秦淮河
后一篇:蒸糕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