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总畅谈3D虚拟社区

标签:
互联网3dibm互联互通虚拟社区虚拟世界由我世界时尚it |
源自:http://games.sina.com.cn/y/n/2009-05-14/1819313004.shtml
精彩观点
“所有的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应用都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其实它是在竞争人们的时间。人一天醒来的时间就这么多,所以其实大家都有竞争,从广义上来讲一定是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大家都是想为广大的网友们提供有趣、有用的东西。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倒是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网民愿意用它做什么,它对我有没有用,能不能给我带来不管是实际的用处还是娱乐,还是心里上的满足,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我倒从来没有把这个东西很得很重。”
“网游是一个特定的故事背景下由游戏设计者和设计出来的一些玩法,加上游戏美工、程序员做出来的产品,有点类似于像做一个电影,有一定的交互性,但是毕竟整个娱乐体验是一个比较模式化,而且特别现在网游已经基本同质化很强的情况。但是新型这样的东西,我们现在做的3D虚拟世界,其实是每天可能进去都会看到很多新的东西出来,而且比如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在里面做这样的虚拟采访,而且很自然在一两天搭一个虚拟演播室出来,两个人可以做采访,感觉跟现在一样。因为有语音,有平常感,有大家时时交互的感觉。所以,是跟网游相比其实本质上往前走了一大步,有一个概念叫web3.D,IBM曾经提出3D互联网的概念,还是下一步互联网能够为网民做些什么,这么一个伟大的工具、技术,把它连接起来,我们其实在想实实在在的网民用这些新技术,能够为网民提供一些附加值。”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做客新浪访谈室。今天我们很高兴请到优万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叶蓬先生做客新浪访谈间,跟我们聊一聊互联网的下一个趋势:3D虚拟世界的发展,首先有请叶蓬跟我们新浪网友打声招呼。
叶蓬:大家好,非常高兴能够来新浪跟大家谈一谈3D虚拟世界。新浪的网友,希望这个座谈能给你带来一些新鲜的东西。
主持人:首先有请叶总先给我们介绍一下优万科技主要的公司业务,可能网友对咱们并不是特别熟悉。
叶蓬:我们主要是这三年以来做了一个产品,叫《由我世界》。这是一个虚拟世界的产品,形式有点像网游,主要是对于用户来讲是一个新型的3D虚拟社区,用户可以在上面做一些原来做不到的娱乐、交友甚至学习、工作这样的事情。所以啊,它是一个新型的3D交互平台。
主持人:刚才您也说到,包括它上面有很多功能,包括可能有娱乐、交友,您是怎么看待具体的定位,是把它定位是一个现在很流行的SNS社区,还是像国外secend
叶蓬:大家如果听过secend
主持人:能不能具体举一两个例子,比如跟虚拟角色扮演的网游和游戏里有哪些不一样的特性?
叶蓬:网游是一个特定的故事背景下由游戏设计者和设计出来的一些玩法,加上游戏美工、程序员做出来的产品,有点类似于像做一个电影,有一定的交互性,但是毕竟整个娱乐体验是一个比较模式化,而且特别现在网游已经基本同质化很强的情况。但是新型这样的东西,我们现在做的3D虚拟世界,其实是每天可能进去都会看到很多新的东西出来,而且比如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在里面做这样的虚拟采访,而且很自然在一两天搭一个虚拟演播室出来,两个人可以做采访,感觉跟现在一样。因为有语音,有平常感,有大家时时交互的感觉。所以,是跟网游相比其实本质上往前走了一大步,有一个概念叫web3.D,IBM曾经提出3D互联网的概念,还是下一步互联网能够为网民做些什么,这么一个伟大的工具、技术,把它连接起来,我们其实在想实实在在的网民用这些新技术,能够为网民提供一些附加值。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一个概念叫web3.D,IBM也提出3D互联网的概念,可能现在我们才刚刚过去web1.0的时代,我们现在说web2.0,可能很多互联网web2.0的应用产生很多泡沫,包括大家对web2.0失去很多信心,您这次提出web3.D的概念是不是有点超前?
叶蓬:概念并不重要,还是实实在在说它能为用户做什么,2.0是大家很拥抱这个概念,为什么头一次说用户能去影响互联网,广大的网民能去影响互联网,网友一定记得博客,包括现在博客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用户发表自己内容的一些地方。其中可能还是在摸索到底web2.0能不能转化成商业价值,是一个选择淘汰过程,可能最后还有更好的商业模式。
刚才讲到3.D的概念来看,比如举个例子,现在国际上运营比较成功的第二生命,是我们这个领域里走得比较靠前的,2003年开始做,已经做了不少年,现在完全是靠自己运营,有非常好的收入和利润,而且应用远不只很多人在上面玩,而是有很多教育机构、企业在上面做了很实实在在的应用,甚至连美国气象局这样的政府机关都会在里面做一些创新型的事情。因为那些事情在原来的互联网形式里做不到,都是为用户提供一些新的价值。能看到这些价值是能把一个公司做得很大。我想如果没有经济危机,可能第二生命今年就会去上市,这是我的判断。由于金融危机这些东西可能会推迟,它的收入其实已经非常高。
主持人:包括我们现在讨论得比较火的facebook,有各种各样邮局进入进来,已经平面地朝着您说的那个方向在发展。您所构筑的平台,能不能把这些东西立体化呢?
叶蓬:某种角度可以这样来说,而且它也是在做一个平台,比如Facebook,它也是做了一个平台,它上面跑的应用,和国内很多是不太一样的,它真是第三方做出来比较高质量的应用。其实很多SNS之所以没有好的模式,一个是真正内容其实还是官方自己做的,要不就是用户做的内容质量比较差,没有一个很好的体系来保证这个事。其实Facebook在做的事情已经是能够用一个平台拉动第三方为它做内容,而且第三方能够赚到钱,这样它不断有新的、好的内容出来。在那个领域的这种模式,在3D里,如果这样讲的话,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做的事情跟他们是比较相似的。但是为用户提供的体验是不同的,因为它是一种非常简单、而操作门槛很低,进入门槛比较低,大家休闲一下这样的应用。可能在这边会是一种更丰富、更自然,我经常用“自然、有趣”这两个词来谈,为什么现在网游这么火,原因是大家在里边交互,虽然操作门槛可能高一些,进入门槛也高一些,但是他的体验确实与2D的体验是不同的,应该说有不可替代性。可能模式是从这个角度是类似的,但是用户得到的价值可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认为各有各的发展方向在这里面。
主持人:其实您刚才也提到是做一个平台,也希望开放平台,吸引很多软件开发商或者硬件开发商进来。是不是基于互联网,web2.0的开发会相对简单一些,如果给您这种3D的平台提供这种开发,难度会不会比平面的时代要更加艰难一些?
叶蓬:我们做的工作就是让这个工作变得简单,“第二生命”已经做了很不错的工作,我们现在其实想比它更往前走一步。它是为一些有一点技术背景、有一点闲工夫、有一点闲钱的人做,确实需要一定的技术。我们现在是为更广泛的用户提供简单的内容制作工具。比如我能提供他很简单的做衣服的工具,可能你只要简单地会做图,就可以把衣服做成你想做得那样子,比如把你的名字写上去。这种能力是2D现在SNS很难做到。3D有一般用户能做这样的事情。其它事情可能你在FACEBOOK上写一些应用并不复杂,我们做过对比,我们做的工作第一要提供一个平台运营这些内容。第二,其实是提供他一套这样的工具,为第三方和有一定创作能力的用户,让他用更短的时间创造出更好的。
主持人:刚才谈到您说的与第三方合作,我们知道您这边一开始已经在和IBM、惠普这样的厂商合作,这种合作是怎么达成的。
叶蓬:两方面,我们主要谈谈跟IBM合作,我们跟IBM合作一直在各方面持续比较深入一些。跟惠普是在数字影像馆有一个合作。IBM这边,从技术方面有一个早期的虚拟世界行业的互联互通的标准制定问题,他们想做一些试验,希望我们在早期互联网制订IP、HTTP这样的协议一样,包括HTLM这种内容的格式以外,最好在早期就能开始这些虚拟世界的厂商坐在一起,把实验做出来,我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标准、什么样的协议出来。这很关键,因为一个互联网上跑的东西,如果没有一些标准、协议,未来会是一个瓶颈的。我希望跟国内、国外最顶尖的厂商能进行这样的合作,是当初他经过考察,在中国首家就选了我们进行这方面的共同研究。
另一方面,它也在探索到底这样的3D虚拟世界的技术能够为它的客户提供什么样的附加值,因为它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大的企业,它在看有没有新的商业价值存在。
所以,在这两方面,从2007年底2008年初开始进行这样的战略合作,我们也举行新闻发布会。
后边我们做了一些标准方面的共同实验和尝试,比如说把我们的内容转成一种标准格式,他们把内容再转到别的虚拟世界里去,这个工作一直在进行。更多的大家还是说在早期,应该看到怎么去找一些真正的客户一起做项目,我们已经不少的项目开始开展合作,而且在一些项目里已经有具体的成果出来。
主持人:能不能介绍一下《由我世界》的情况,预计什么时候能够上市?包括现在开发的投入和运营开发团队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下介绍。
叶蓬:《由我世界》已经处于试运营状态,从去年1月中旬的时候,就是春节前,但基本上是在改变产品的阶段。其实今天刚开始搞一个新的活动,叫“3D交友”的活动。因为我们刚推出一个最新的版本出来。应该说还是在试运营,跟正式运营的区别是我们没有搞大规模的市场活动,没有做比较大规模的推广,是希望更多听听用户的意见,用户交互,当然也得有一定的用户量上来,所以我们就做一些小规模的示范活动。包括跟第三方,比如有一些内容厂商,有一家英国公司开始在我们里面销售他们制作的动画,他们有一万多个用户可以购买这种自命令动画,跟网游比不是一个内容在里边。我们希望早期能够更多在做同一个版本的时候,多听听用户的意见,去改变他。因为中国的用户其实是对互联网很有眼光的,这些网友非常有经验,跟互联网打交道这么多年。我们希望在我们真正大规模引用的时候,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个他们觉得好玩、有用的东西。
主持人:其实到现在,网友的反应是在哪方面?
叶蓬:可能是很多样化的情况。公司本身内部,从一开始做到现在已经是三年多。所以,这个过程其实也真是挺坎坷的,就像你说一个新生事物,虽然说可能在国外已经被证明是成熟的一个发展方向,而且有很好的商业价值在里边。但是在国内,要经历很多坎坷。跟用户交互,他会用他比较习惯和他看到很多年的东西来比,比如玩游戏,比如传统的web2.0的这些传统用户,他会跟那些比。所以,我们听到很多不同的意见在里边,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户非常看好这个方向,觉得这样的东西将来对他来说不仅是好玩,而且可能互联网带给他的价值,在这方面会体现得更大。所以,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很受鼓舞,从去年开始做技术内测到现在我们得到用户很多支持,很多网友都给了我们很多非常好的反馈,当然有些是批评,有些说这个产品应该怎样改进。但是他来批评我们,就是对这个技术感兴趣。应该说用户的反馈是很让人鼓舞的,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比如说投入情况能透露吗?投入了多少万资金规模去做《由我世界》?
叶蓬:这个可能也不太重要,这里边非常重要的是技术知识产权,我们公司现在有一百多人,但其实这一百多人,有很多人也在做一些比较大的合作项目,有的人是在做《由我世界》的运营和研发。但其实大家能够算出来,一百多人的团队一年在中国能烧多少钱。其实这不是一个最大的事,应该说3D虚拟世界这样一个平台,它的门槛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一些。不管是从开发门槛还是真正的知识产权里边所包含的东西,这也是可能web2.0的有些应用不太容易做起来,因为一夜之间可能就会出现成百上千的竞争对手,不容易形成规模经济,相对而言这个行业可能是这样一个行业,你得花很大的精力和资金去把它做出来。但一旦做出来,可能它的竞争成本存在,用户很容易在上面转化成剩余价值。
主持人:有些SNS的公司已经在做3D,包括也有很多网游公司也开始在打3D的概念。您觉得咱们这样一个平台跟他们的两者提出的概念有没有什么区别?
叶蓬:您是说SNS跟网游?
主持人:对,存不存在一种竞争关系?
叶蓬:所有的在中国互联网上的应用都存在竞争关系,因为其实它是在竞争人们的时间。人一天醒来的时间就这么多,所以其实大家都有竞争,从广义上来讲一定是存在竞争关系。但是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大家都是想为广大的网友们提供有趣、有用的东西。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倒是觉得是很好的一件事情,网民愿意用它做什么,它对我有没有用,能不能给我带来不管是实际的用处还是娱乐,还是心里上的满足,是这么一个情况。所以,我倒从来没有把这个东西很得很重。
主持人:包括像3D互联网的这样一个概念,比如像“第二生命”在国外被证明是可行,但是很多国外的模式把它拿到中国来不一定立刻行得通,包括国外一些大的公司进军中国都会出现一些“水土不服”的问题。您怎么看待3D能够被用户普遍比较接受,这需要大概多长时间的过程?
叶蓬:先说第一个问题,首先优万是一家本土公司,虽然我像很多本土公司的创业者一样从国外回来,但我是一家本土公司,水土不服的是国外的公司,比如说在各个领域都是,像新浪,不会怕国外的同业来中国直接做,因为我们很了解中国的网民,很了解中国的环境。而且从文化背景上来讲也是,百度跟Google的关系,我们应该是处在一个很好的位置上。我们是本土的公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至少人家开拓一个领域,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去适应中国的用户,怎么能够让中国的用户看到它把核心价值提供给它,而能适应他的使用习惯,适应他的文化。因为其实同行也有几家在做,怎么了解中国用户怎么愿意用这样的东西,我们不在乎我们长得像网游,甚至有些东西像网游的东西,是因为那样的东西可能中国用户用起来比较方便、比较顺手、比较容易上手,我们就会做这样的东西,不在乎怎么被定性,怎么被说成是什么样的东西,这对我们不重要,最重要还是我们到底为用户做了什么有用、有趣的东西。
主持人:咱们刚才一直在谈到3D互联网的概念,在您看来未来互联网最可能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叶蓬:互联网一个方面是我们所在这个领域,应该是下一代互联网很重要的领域。因为在我看来,我个人做这个行业一个最大的梦想是用互联网的技术能为广大的网民,可能一开始在中国,在更广泛的群里能够为他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当然是有价值的事情。
咱们说3D这一块很简单,举一个最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刚刚在做的3D交友的这个事,其实描绘一个事情,两个人追求浪漫,想约会,如果在3D互联网里,你可能能跨越时间、空间,用最低的成本做一个最浪漫的约会,定制你想听什么样的音乐,想有什么样的环境,想跳什么样的舞,甚至你现实中做不到的事,很多人想最好我跟我的朋友约会的时候能有满天的花雨,有这样一个气氛,这在3D互联网上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用户原来想做到,但是原来成本太高,不能做到的事情,但是现在能够做到,这种事情一定是有价值。
主持人:现在是一个去做3D概念的时机吗?因为可能互联网未来的趋势我们会提前预见到,但是如果你推出的时候不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有可能就会成为像互联网之前做电子商务的很多网站,成为一些先驱、先烈,您怎么看待这样一件事情?
叶蓬:应该这样说,大家创业的时候都会想这个事情,这个过程中都会想我到底是那个先驱还是那个先烈,谁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先烈,所以就在反复地向市场索求这样的证据,我去了解用户,再去看我的产品。这件事情对我来说已经不再想了,因为事实已经证明,我们走的这个趋势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做出来这样一个平台,已经被一些合作伙伴,刚刚跟一个大的合作伙伴有一个几千万人民币的合作,而且不只一家在签约。所以,大家是认同这样的价值,只不过现在去做这些事,不管是企业还是最终用户,他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喜欢前卫一些、新鲜一些、先进一些的东西,但是这个趋势、时机应该是挺好的。
主持人:盈利方面这边怎么样考虑?主要是做虚拟道具的销售,还是有其它新的探索的方向?
叶蓬:这里边挺有意思,虚拟道具在我们这里形式很多,比如我们有虚拟土地、虚拟房屋这样的东西,而且土地对用户来讲不是一个道具,是可以投资赚钱的,形式很多。另外一个方面,其实很大一块,我们可以跟企业来合作,直接为企业像提供其它软件服务一样,对它提供新兴的服务,比如做招聘、远程会议这样的事情。如果未来这个平台形成,它也是一个很新鲜的媒体,因为很多在现实中适合做的广告形式在网络中做得更自然一些,因为在现实里会觉得很不搭界,但是在虚拟世界里绝对不称其一个问题。更重要有很多营销形式可能在虚拟世界里,我们叫它体验式营销,可能是非常合适的。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买家具这个事情在虚拟世界里做,体验完全是现实中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夫妻两个人去买家具,最希望就是把那些家具搬到自己家,两个人一块儿评论这个家具好不好。我们想墙能不能换一个颜色?这样一些事情在虚拟世界里超越现实能做的事情。
再举一个例子,像女孩买衣服,多么希望走到一个特别高级的商场里,她可能不在乎那个尺寸,她希望从A家很好的一家店买一个上衣,从B家店买一个裙子,如果不好就退掉。这种事如果现实做成本很高,你要跑到那一家去,可能很多家不让你退,这种事情在我们这里都很自然可以做。更有趣的是,现在跟互联网的区别是可以把你的女朋友或者女伴叫过来一起评论一下,或者你跟他走到一个最好的情景里、场景里体验一下,我是不是很符合那样的环境。确确实实这些东西是前所未有的一些体验,用户一定会需要它。
主持人:比如说对硬件的消耗或者是对互联网的带宽有没有特别特别高的要求?我记得如果运行大型3D的项目,对其要求会比较高。
叶蓬:对机器肯定比浏览器的要求要高一些,浏览器毕竟是2D一个做很多年的技术,有十多年了吧。但是3D做技术也时间比较长,只不过本身这种算法比较消耗硬件。但是现在3、4千块钱笔记本都能跑的应用就不算太耗,如果5年前买的机器可能会是一个问题。网游为我们解决了一个问题,把很多人的个人计算机都换成了我们能跑的平台。而且现在新买机器,谁也不会买一个显卡非常差的机器。我们现在也能跑在集成显卡上,不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有人有6、7年前的机器,机器只能上网,可能有问题,但是不出几年这些机器全部会被淘汰。
主持人:我也看过您的个人简历,您之前毕业就创业,然后出去读书,然后再回来,也在IBM工作过,现在又做3D虚拟,对创业者而言,有很多条路都可以发展,在互联网里,现在大家讨论3D到来,无线互联网,包括3D虚拟,有很多方向,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做3D虚拟的切入点呢?
叶蓬:挑战性对我来说足够,而且我喜欢,我自己很热爱做这样的东西,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用的东西。所有创业人都希望自己做的东西是很多人都会用,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东西很有用,这是选择这个东西的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技术背景问题,我在IBM硅谷实验室做了七年,那时间研究的东西跟这个有一些相关性,比如分布式计算这样的东西,虽然产品看完全是一点都没有干系,比如我原来主要做商业应用的原因。但是由于我业余时间比较喜欢研究互联网的新东西,看了一两年,就选中了这样的方向,也能充分利用我这么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
另外,我觉得它会改变互联网。这是我选择做这件事最大的原因。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一个问题,之前您创业,现在也算是第二次创业,能不能给互联网上面还有很多想创业或者是正在初期创业的人一些建议?
叶蓬:简单来说两条,一个是你要热爱你自己做的事情。创业很苦,如果你不热爱,你坚持不下去,坚持最重要。但是不热爱的话,坚持是一种痛苦。热爱的话,坚持根本就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享受。这是一点。
第二点,要真的很在乎用户,特别是做互联网上的创业。最最重要的就是用户觉得你做的东西对他是不是有价值,不管是哪方面,有用、有趣、娱乐、学习、工作,都是能让他的生活、工作有所改善。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叶蓬先生能够来到新浪网跟我们网友交流3D互联网下一代的发展,也希望以后网友多多关注《由我世界》以及新浪网的访谈。咱们下次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