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山金牛山资料

(2017-09-25 09:30:36)
标签:

旅游

金牛山位于石马镇五阳湖南2公里,整个庙群尚存,山上庙群有泰山殿、太平观、东、西、中三亭,四合院落三个,现已有地基、基础三个,柴谷洞、白云洞是典型的目前我市仅存北方庙群,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金牛山,又名柴谷峪。地处淄河上游,系青石山。位于博山城区东南约20公里处,面积10余平方公里。呈东西走向,包括大东顶、南顶、柳峪顶等十几个山头。峰峦相连,沟壑纵横,有十几道山谷。主峰在石马镇南沙井村北,海拔543米。此山系一座孤山,在群峰连绵的山体中较为鲜见。山之阳称柴谷峪,山之阴是淄井村南峪,北面隔石马常熟川与五阳山、风凰山相峙。东边隔博沂公路与岳阳山、鲁山相望,南边隔淄河与泰山余脉南坪山、当阳山呼应,西边滨临五阳湖、五坪风顶。山脉相依,景色秀美。山势雄伟嵯峨,形若鼎足。山上三洞、三亭、三泉、三龛、三路,对称和谐,素有小泰山之称。属省级旅游景点,区级重点风景区。

金牛山景区建筑大体可分为三层,一层为大门石牌坊、立泰书院;二层为三洞三亭;三层为唤龙门、太平观、泰山殿、玉皇宫。

金牛山山门 进金牛山的主路在南沙井村北。原是一条简易小道,崎岖狭窄,雨后更是泥泞难行。2002年为开发旅游,方便游客,镇党委、政府自筹资金30余万元,在金牛山脚下正对山口的石北路旁建设了一座石牌坊,这里便成了新的进山大门。牌坊高8米,宽10米,在门楣上镌刻的金牛山三个镏金大字,是原博山县长,后任浙江省副省长的翟翕武所书。牌坊的4根立柱呈正方形,边长1.2米,高8米。在上边的两根横梁上雕刻着祥云图案,成为金牛山的一大景观。

立泰书院 进金牛山石牌坊,北行不远,路西山麓上有座古典式建筑群,称作立泰书院,是南沙井村周易研究者秦宗臻及全家历经8年所建。书院坐西面东,分为大门、院落和公寓三部分,依山傍势,非常壮观。大门呈牌坊式,全为石质构件结构而成,飞檐探角,雕工精细。门楣上阴刻立泰书院四字,横梁上全是镂空图案。院内正面高台上的西屋为正房,南北两侧有厢房,均为仿古建筑。青瓦垂脊,廊柱生辉。正房两侧各建一石质凉亭,相互对称,整个书院建筑设计合理,布局完整,风格独特协调。为金牛山增添了一大景观。

三洞 三亭 从立泰书院门前北望,可见云路、唤龙门、太平观等建筑缥缈于天际。向北行百余米即到山脚下。山虽不高,但山势雄伟、险峭、陡拔。可谓屏开三面,嶂列千层。两山峪之中有一高岭,峪岭上下,松柏丛密,杂树成林。夏日时节,百鸟争鸣,林荫如海。若从西峰脚下沿石阶攀登,曲折回环于芳草绿树之间,至半山见一亭。名曰西亭,为山中三亭之一。亭旁有房舍几栋,围成独立小院,南北有山门相通,崖上藤条龙缠。山岩间有一石洞,即白云洞,传为白云仙师修炼处。洞深60余米,高者十数米,宽者三、四米,窄处仅容人过,深处以黄土塞堵不知其底。洞南有碑数通,均为民国九年立。由西亭北行,有石堰绕山,山回路转,接北峰处,悬崖深陷成石棚,依势盖屋,屋前有池,承接山壁之水,长年不涸。

折东走,中峰突兀,如行云入雾,置身半天,有一亭临于峭壁,如云中海市,是为中亭,也叫三仙亭。上下两层,玲珑峙空,瓦碧柱红,亭北有石碑一列,多为民国间立,最佳者为当时博莱知名书家,清末秀才赵珠海书。亭北峰角,有一洞名叫凌霄洞,洞宽广平敞如屋,有吕祖阁,阁半出半迸,半入洞中。

复北折东行十数丈接东峰,岩石间出泉如壶,下有水池常年有水,从不干枯,清澈甘洌,水清如镜。昔日荷绽鱼翔,名曰龙池,近年来,村民借上山晨练时,常带桶装泉水回家泡茶饮用,据说可健体强身,有人也称此池为神水潭。龙池居于松柏峪口,两边崖上有松鹤风光摩崖石刻,字径一米,有小龙王庙为树丛所掩。沿崖间林荫道南行不远,有一月亮门,入门即是柴谷洞,洞口朝西,与白云洞遥相呼应,相传为秋潭仙师坐化处。门上有石匾书柴谷洞三字。门联为石刻隶书字体:户辟苍崖云下楗,帘垂藤蔓月为钩,用笔园匀,柔中带刚。洞右有一株古紫藤,蔓粗如茶碗,攀绝壁而上峰巅。花开时节,灿烂纷披,香气袭人。

柴谷洞左有碑一组,均为民国年间所立,其中有一《增修金牛山记》,为张鹏万撰文,焦其惠、张鸿翥书丹,立于民国十四年。

  柴谷洞南有两小洞,深十余米,名曰潜修洞。旧为隐者所居,洞额旧有国育东五言诗人事有代谢,岁月自迭更,何如此洞里,跌坐学长生。向东依石棚建佛堂一处,为济南人同善社故址。堂东隐蔽处有人工挖凿之藏书洞。近旁傍崖有凌霄亭,因此亭与西亭遥相呼应,又名东亭。靠近藏书洞,有一念佛堂,是2002年毕业于成都佛教学院的浙江宁波人果德法师所建。此堂高10米、宽8米,长12米,为仿古建筑,古朴大方。室内有五尊香樟木雕佛像,建设历经三年,投资近30万元。以中亭为轴心,三路、三泉、三洞相互对称,上依绝壁,下临深渊,成鼎足之势,天然景色与人工点缀相结合,自然和谐,更添美景。(东亭 佛堂图)

  十八盘与唤龙门 由中亭沿山脊轴线北上,有170余级石阶,名曰十八盘。登此石阶如攀泰山南天门。至石阶中段左望,崖上有云路二字,每字高近两米,宽1.2米。正楷字体,每一笔划平均凹下20厘米,角棱分明,雄浑圆润,刚健有力。为民国期间著名学者国育东所书。据传当时三名工匠攀架雕刻三月之余。此二字为淄博摩崖之最。在山下一望可见。

云路右下方,今人摩崖刻一石牛,神志温善,憨态可掬。沿十八盘再登数十阶,至平坦处有一石碑,高约2.6米,碑上书一联云: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颜体正楷,极富功力,乃北平人自允公书,辽宁王信之立于1933年。

  自此西行,路变平坦,行数十米,眼前唤龙门凌空鹄立。此门傍山临谷,依崖而建,峭拔突兀。门洞上方一石匾额,上书唤龙门三字。门上有阁,统高二十余米。距门前十多米处,路旁立一小碑,上书金鸡啼鸣,在此击掌或以脚跺地,则有啾啾之回声。俗称金鸡叫,又谓龙吟。实为山崖与门洞所形成的回音,此奇妙景观,为淄博一绝。

 入洞门沿石级而上,门洞外右墙上有蛟龙台石碣,与唤龙门同为清末进士张新曾书。自唤龙门向西,路北有一平旷之地,约千余平方米,此场地是开凿金牛山建筑石料而成,场中有一大水池,可容水30多立方,以供用水。东有石崖高约10米,崖下有一石隙,长约1米,宽40厘米,深不可测,若向石隙内掷一石子,可长时间听到石子下落之声。崖顶端有石龙头伸出,雨则飞瀑。夏日,雨将至时,会有白雾从石隙中腾腾喷出,袅袅上升,大有吐云喷雾之神韵。故此处称作喷云潭。在临潭崖上有阴刻喷云潭三字,字径近一米,遒劲雄浑。也为国育东先生所书。

太平观与泰山殿 从唤龙门北望,有一相对独立的庙群。此庙群包括一观楼三进院,左右对称,高下参差,廊庙殿宇,亭榭楼阁,组成一和谐整体。南面是一高大建筑太平观。此观楼文革期间被毁坏,于1994年重建。登观前石阶、进石拱门,拾级而上,可至观上的观音阁。立阁上远眺,金牛山全貌尽收眼底。立于阁北第一院,回首看太平观,其门洞之上有题额回头是岸四字,乃拔贡生王凤藻手迹。旁刻风雨竹,乃临颜文姜祠石刻,题六言诗曰:菩萨苦修之处,紫竹带露摇风。淡描晴雨雅致,泄出仙姿佛容。太平观左右旧有钟鼓二楼雄居两旁。院内东西两侧有碑林两组,其中以立于石阶西侧的《建修金牛山碑记》为最佳,张新曾撰文,王风藻书丹,赵体正楷,字大如鸡蛋,圆底深刻,人多拓为字帖。

从太平观门洞冲北,登石阶直上,则进入第二院落,此院正北面是泰山殿。此殿高大雄伟,旧时,左右有配殿、道房。正殿山墙所对的东西两面曾有门,石券雕花。西刻 接瑶池,东书迎紫气。现两门均毁坏,只有两块刻石静躺于地上。泰山殿后又有一高院,即此山之最高处建筑,名曰玉皇宫。此宫主殿三楹,青瓦红墙,大脊飞檐,神像威严,壁画精湛。泰山殿玉皇宫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金牛山筹委会历尽艰辛,集各村民力复建。殿后丛柏成林,鸟语花香,沿林中小路,行不远可至本山最高峰。登高四望,淄河映带,群山千层,村落点点,令人胸襟顿阔。

  金牛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颇具特色,因此《蒲松龄》、《追捕贼王》等电视剧曾作为主要外景拍摄地。现被列为省级旅游景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建筑群已于2010716日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 项目内容及扩建规模

博山区石马镇金牛山项目集乡村旅游、古村落保护文化产业于一体,形成政府引导、独立运行、自助创业、团队运行的模式项目总占地面积400亩,项目区域内房屋产权和土地由政府收储,民俗旅游,景观建设,旅游服务实施,建设配套,接待服务区,旅游服务中心,商业服务区,售票处和管理处等综合设施、设备添置、新建旅游酒店,道路建设,游步道全面青石路,新建旅游厕所,配套垃圾处理厂,路灯等。

四、 项目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景区旅游门票收入,饮食、住宿,收入。预计建成后游客增加至10万人左右,人均消费60元,年收入600万左右,扣除经营成本100万元,年利润500万元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