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汇金金融改革新华人寿谢平股市 |
分类: 我的报道 |
12月16日是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汇金)六周岁生日。
3天前,作为教授的谢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聚焦资产泡沫与金融监管”会上侃侃而谈,但作为汇金副董事长、总经理的谢平却对汇金避而不谈。在时代周报记者的追问下,丢了句“我实在不方便回答你关于汇金的任何问题”,匆匆离去。
谢平的谨慎很好理解。管理着国内金融资产“半壁江山”的汇金,其一举一动牵动着市场神经。作为这个“超大型金融国企”掌门人谢平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搅翻市场。
这一点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11月底以来,银监会要求大型商业银行明年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传言一度让市场颇为担忧。但汇金可能再次出手帮助银行补充资本金的说法又将此阴霾一扫而空,此后汇金副董事长李剑阁的否认又再次让资本市场忧心不已。
这就是汇金。只言片语就足以让金融股出现 “过山车”式的跌宕翻转。
当初中国政府为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而着手组建的汇金,六年来,从控股国有商业银行,到注资券商,再到直接间接注资诸多金融机构,已成为一艘超级金融控股“航母”。
而这艘超级航母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11月18日,汇金以40亿元从保险保障基金手中接盘新华人寿38.8%的股权,成功涉足寿险领域。此前汇金是中国再保险集团的大股东,间接控股了中再保旗下大地保险。控股新华人寿,汇金可能整合一个拥有保险全牌照的金融集团。
除了保险,汇金直接控股参股的金融机构包括10家国有银行、2家券商和2家综合性机构。此外市场传言汇金还将发债800亿元,分别注资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120亿美元和40亿元。
这一传言的最好印证,就是12月14日汇金的招聘公告:因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派出股权董事候选人,具体岗位为推荐到其参控股的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担任专职董事,聘期为三年(或一届董事会)。分析人士称,这是汇金在投资金融机构上有新动作的最好表现。
六年来,这艘金融航母是如何悄悄推动了国内金融格局的巨变?
汇金“衔命而来”
在中国加入WTO,金融业面临全面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基于对中国金融业“内忧外患”的深切认识,中国的金融改革开始在不事声张中实践一种全新的模式:存量、激进式改革。
汇金的成立被喻为这种全新模式的标志。彼时,央行保持金融稳定的压力很大:国有银行必须改制,适应不断开放的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但历史的呆、坏账带来的经营压力很大。
而此前,由财政部主导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比如设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银行不良资产。”一向追踪研究汇金公司发展模式的北京师范大学钟伟教授称,“专业的壁垒和对金融改革研究的缺乏,限制了财政部职能的发挥。”
汇金应运而生。2003年12月16日,由易纲和谢平等人筹划,顺应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需要,由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国有独资投资控股公司—中央汇金公司。据悉,成立伊始,为避免引起国际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动荡,450亿美元的注资是在极其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直到注资结束后才正式对外宣布。
在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汇金都显得神秘而不透明,探访者找不到任何牌匾的标志。
商行改革的纲领
曾担任汇金派驻建行董事的景学成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汇金成立到现在主要是有两个大的阶段,一是参股商业银行改革的阶段,二是多元化的阶段。在他看来,一部汇金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中国金融改革的历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