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套牢股民之心理分析!

(2008-04-01 12:28:22)
标签:

股票

分类: 投资技巧与策略
    炒股被套是很正常也很常见的一件事,因此大部分股民也不拿它当回事。大都把它归因于大势不好、运气不好或庄家太狡猾等,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更鲜有人去认真做分析。从买入到被套,随着时间推移,其心理也会起微妙的变化。
 
    其实,被套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归根结底主观原因却是最最不可忽略的:
1.  人云亦云毫无主见:听周围的人或股评家说哪个股好,能涨到某某价位,就砰然心动,冲动买入;或看到人家买某股暴涨,就红眼从而失去理性也跟着买该股。结果买入后不涨反跌,或先小涨后大跌。
2.  选股不当:俗话说,"选股如选妻",可见正确选股的重要性。由于对基本面缺乏正确分析,技术分析更是不懂或一知半解等;有的是盲目的做所谓价值投资,不能正确分析选择股票;或者利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谓规律来选股。
3.  选时不当。股谚云:"选股不如选时",是说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更重要。某只股票再好,在它的股价处于高位时或下降中途买入,还是逃脱不了被套的命运。
4.  会买不会卖。有句话叫做:"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即使选股和选时都没问题,正确的买入也只成功了一半,最关键的是在合适的价位卖出。
5.  心态不正,无法节制自己的贪念,没有设立止损位(止盈位)或不严格执行止损。止损犹如交通工具的刹车,可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避免越套越深),从而有效控制自己不被无限膨胀的欲望倾覆。
 
总而言之,是投资者没有完善的股票交易分析能力和水平,绝大多数都是在盲目的或是错误的进行股票交易,更谈不上有什么正确的股票操作心态可言,何谈理性投资或投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能力达不到持续盈利的水平,而又不能很好的控制好自己的操作心态,因此,大势向好时,勉强有点利润,大势一旦向下反转,被套亏损也就是必然的了。在股市中能够持续盈利的永远只是极少数人!诚哉斯言!


    股民从买入股票到被套,一般经历了如下心理过程:
1.  刚买入股票时,心里充满了赚大钱的美好预期;
2.  买入后,股价果然上涨,更是得意。看着涨幅榜上好多涨停的股票,想着自己的股票也会涨停;
3.  随着股价不断上扬,不断调高预期的目标位,迟迟不愿卖出,惟恐卖得比别人低;
4.  股价见顶后,没有及时卖出,回落后仍不愿卖出。心想:刚才20元没卖,现在跌了3毛,少赚了600元,不卖了,等再涨到20元再卖;
5.  股价继续下跌,接近买入价,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卖出,但更不愿卖了。心想本来可以赚4000元的,现在打了个平手,很不甘心;
6.  股价跌破买入价,后悔没有平手出局,却仍不止损。心想,这是庄家洗盘,过后还会拉升的。或者想等反弹再卖出;
7.  股价没有反弹继续下跌,或虽有反弹而高度有限未到心理价位,幻想股价还会上涨,因而仍不愿出局;
8.  眼看反弹无望,开始睡不着觉,思索怎么解套。但还是下不了决心止损,惟恐一割肉股价就涨上去了,卖了个低价;或错误地认为股票没卖掉只是帐面亏损;
9.  股价一天天下跌,越套越深,解套遥遥无期。这时便由失望到绝望。有人变得麻木,不再关心股价涨跌;有人深感恐惧,怕继续下跌,忍受不了煎熬,于是不顾一切痛下杀手,挥刀割肉,然而刚割肉就反弹,又后悔不已;
10. 有人终于等到了中级以上大反弹,但是最低已深套50%(以上),这意味着要翻番才能解套。比如10元买的,跌到5元,套了50%,但从5元到10元,却要上涨100%!可是反弹行情涨50%已是很难得的了,也只有7.5元,还差2.5元才解套。卖,还是不卖?.....
 
套牢就好比是人在行路中一不小心掉入了深坑,人在坑中一旦觉得出去无望,往往都会后悔当初!往往都会许下一大堆愿望等待出去后实现!而在走出深坑之后,大多数都会将在坑中之所思所想所愿统统抛诸脑后!比如有深度套牢之投资者发誓一旦解套就离开股市永不再来!但实际上,这类股民要解套往往难比登天,一般深幅下跌之股票,都需要较长时间消化,用时间来磨砺套牢者意志!这期间更是涨涨跌跌反复振荡,往往在解套触手可及之时,又打下来!况且一旦股价到达套牢价位,股价继续飙升,投资者当初在谷底的心态已经发生微妙变化,将解套离场之宏愿早忘的一干二净,反而期待再次获利!最终股价却又下跌,基本上套牢投资者都是割肉离场的!正是这种人性的贪婪,使得投资者必定要反复被套,反复割肉亏损!没有超凡的股市操作知识和能力,却幻想在股市获得暴利!就好比游泳技术很差或干脆不会游泳,却非要在大海中搏击风浪,又不愿买救生圈作为保护措施,在大海中永生就不是偶然因素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