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胜的秘诀
曾经有很多人告诉我们,获利的关键就是低买高卖,这一论调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秘诀了,其实并不是正确的。
多数投资人往往因股价下跌幅度极大而买进股票,因为他们认为股价和以前相比已经很低了,没有太大下跌空间,所以敢于买进。当股价在上涨至高价区时,他们往往认为股价已经太高,下跌空间太大,而上涨的空间又很小,因此不敢买进,而持有股票的人则急于卖出。
这是大多数投资人的误区,低买高卖是长年亏损的投资人信奉的“真理”,它误导一批又一批的投资人。实际上股价反映的是这只股票的未来,而不是现在,市场的走势已经一再证明这一点,股价只要是大幅上涨,后续往往会有上涨的理由。只要股价开始大幅下跌,背后往往就有鲜为人知的黑幕,股价的走势早已包含了一切,所有反映未来的一切都早已体现在股价上,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相信这样的陈词滥调?想要成功,你就必须要摆脱大众的认识。
借债投资
很多投资人刚入市时十分谨慎,往往投入很少资金运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有收获,就异常兴奋的认为自己很有天赋,是投资的高手,急不可耐的将自己的全部家底投入股市,甚至借债投入,希望在短期赢得巨大的利润。
市场无是情的,历史往往证明借债投资股票的人极少有好下场,一方面借债投资表明他急于获得暴利的心态。心态太急噪,就不可能有耐心,而耐心恰恰是投资股票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另外因为投入巨大,任何股价的细微波动,都将会给他带来难以忍受的折磨,往往经不起一点较大的波动,极容易失去理智,在这个市场上一旦失去理智,只有任人宰割,因此投资最忌讳的就是借债投资股票。
在这个世界上,曾经有很多风云人物,在得势时,主宰者千百万人的命运,一旦背运落魄之后,却为五斗米折腰。比如三国时的袁绍,一家四世三公,最后落得饿死在一张没有铺盖的床上;胡雪岩,晚清时的红顶商人,得势时富可敌国,最后落得死后家人的温饱都顾不上;民国时的陈果夫,得势时如日中天,但晚年流落台湾,最后就连看病还要借钱。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他们在成功时不考虑自己的后路孤注一掷,连家人的后路也不留,最后导致一招不慎满盘必输,这不是有智慧的人做的事。
人每走一步都要为以后着想,得势的时候不要步子跨得太大,失利的时候也同样不要过于保守,只有这样才能一生无忧。不论何时不论任何理由,都不应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孤注一掷的投入市场,更不能借债投资,这种做法绝不仅仅是对于你个人的不负责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