臆想与重构
——看李世先近作有感
毫无疑问李世先是个真正热爱艺术的的人,虽已年过五十而且也并没有在他一直所钟爱的绘画艺术上获得任何名利,但并不妨碍他每天长达数小时沉迷于绘画当中,因为毕竟真正的快感是属于自己的。
李世先其实也一直是青岛当代艺术三十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他就曾和儿时的伙伴邢维东、廖杰等人组成“大沽路小组”经常一起探讨哲学与艺术,同时也是青岛范围内最早进行现代艺术创作的实践者之一,随后也和很多岛上激进的青年艺术家一样被卷入了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轰轰烈烈的“85新潮美术运动”,包括后来的“露天画展”。
随着八九之后严酷的政治现实令一代人的文化理想集体幻灭,整个社会迅速地进入商业化转型,青岛的现代艺术的进程也陷入停滞,很多艺术家或出走他乡、或迫于生存压力下海经商,只剩下少数人还在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好在世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因而他一直并没有真正地放弃绘画创作。
近年来,世先工作也没有以往那么繁忙了,他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自觉式的甚至并不为外人所知的绘画创作,他几乎从未期望从艺术上获得什么现实收益,他始终认为绘画是一个私密的事情,是一种属于自己的内心的飞翔。世先常常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小聚,而往往曲终人散后,世先却在深夜又把自己关闭在奇妙的绘画世界里在那些丰富绚丽甚至诡异莫测的想象空间里彻夜遨游,在那一刻他是终极自由与幸福着的。
世先的作品形象鲜明独特,他似乎自己创造了一种不存在的生物,那甚至不能简单地称之为生物,那是一种诡异复杂四处蔓延的物体,但显然它是有生命的,那些如同藤蔓般的躯干肢体上总是长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器官,却还会长出现代电器元件、液晶屏幕等现代工业产品的物件,这不由得让你会感到由衷地惊诧,这不正是现代社会对于自然、对于人以及生物残酷异化的真实写照吗?世先敏感地知觉到了这一切,他以无比的耐心以近乎神经质的细微笔触虚构着那些触目惊心的怪物,那种细致入微的刻画、一丝不苟的描摹让人无法质疑这一切的真实存在,这是一个敏锐的心灵对于异化的感知,是一个微弱的个体对于荒谬的现实的发问,从这个意义上讲,世先的艺术创作并非仅仅囿于自我的表达、愉悦与满足,其实也是带有现实批判精神的。
世先常常谈到他在深夜中静静地在他位于老城区斗室中画画的那种感觉,那是一种超然物外、脱离尘世的感觉,四周寂静无声,只能听到自己的笔在纸面上游走的沙沙声响,在那一刻他已然进入一种坐忘状态,如同禅修的入定,当他精鹜八极心游万仞之时那些现实中看来似乎不存在的怪物却好像是他心灵之眸看到的真实,而他只不过是在记录和描摹而已,绘画对于世先就是一扇门,是通向另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神秘花园的大门,这扇门常常在深夜里在这个芸芸众生沉沉睡去的文化孤岛上为心怀敬畏的世先悄然打开。
世先善于享受和创造生活的美好,他讲情调喜收藏,好美食爱交友,自己把小日子安排地舒舒服服、妥妥帖帖,这使得他身上没有某些艺术家那种苦大仇深愤世嫉俗的怨气,所以也令他随遇而安无欲无求。他既不愿意像个革命者一样去摧枯拉朽、大破大立,也不屑于像很多御用文人那样利用艺术出让良心来换取功名利禄,他给予艺术的是像宗教一样的笃信和不离不弃的一生坚守,艺术给予他的是内心终极的平静与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世先无疑是个经得起时间与历史检验的真艺术家,尽管他并不在乎。
梁克刚
2010年2月3日
于昆明翠湖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