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解中国古典成语(十一)掩耳盗铃

(2013-06-28 15:41:57)
标签:

杂谈

古典文化

古典成语

老北京

感动瞬间

分类: 杂文,散文,杂谈

          反解中国古典成语(十一)掩耳盗铃

    中国古代成语至今流传了两千年,这些古代成语言简意赅大都用四字成书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震人发聩的故事,这些成语浓缩了深明大义的道理或激励中华后辈勤奋向上或鞭策炎黄子孙戒骄戒躁,但是有些著名的古代成语却禁不住推敲与分析,如果仔细推敲起来确是另有一番有悖常理的谬误,容我一条条慢慢道来————

 

                ***** 反解中国古典成语(十一: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自知》: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

    公元前458年诸侯纷乱,晋国智伯掌控实权,他伙同韩氏魏氏消灭了范氏,范氏举家逃亡。范氏逃走以后很多人都想从范氏留下的空房阔院中偷取一些珍玩古物据为己有。有个贼人看到院中一口铜钟精美异常就要取下拿走卖些零钱,但是铜钟沉重不易背负,他就想用铁锤砸碎便于运输。猛然一锤,铜钟声响巨大!他害怕别人听到钟声赶来瓜分便急忙抱住铜钟止住声响,思忖道:只要耳朵听不见便不怕别人知晓。他自己捂住双耳一试,果然听不到任何声音,如此一来心中踏实便捂住自己耳朵继续砸钟···铜钟的声响一声接连一声向远方传开,人们听到钟声纷纷赶来贼人束手就擒!

    这个故事说明愚蠢之举自欺欺人最后弄巧成拙。这个成语经过长期流传把“掩耳盗钟”变成“掩耳盗铃”也无所不可,不管是钟是铃总是铜制响器。

    “掩耳盗铃”这个成语故事本身就有矛盾,为什么不用“塞耳、堵耳”而偏偏用“掩耳”?这就说明贼人就是用双手捂住耳朵去盗取铜铃,这就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结果:一个人只有两只耳朵两只手,如果用双手盗取铜铃如何捂住耳朵?如果双手捂住耳朵又怎能盗取铜铃?或许贼人用一只手捂住耳朵用一只手盗铃,可是另外一只耳朵仍然能够听见声音,若想两全其美也只能无中生有多生出一只手去偷盗财物,如此说来民间把贼人称做“三只手”,原来出处就在这里了!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因为晋国的范氏被人打倒而举家逃亡,留下一座无人看守的空房旷院,这才引得贪婪人想去分得一杯残羹剩饭,古代的事情已经过去两千五百年,斗争的是是非非也无从考证,唯一值得回味的就是“墙倒众人推,破鼓滥人捶!”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想当初范氏位居国君众人唯唯诺诺溜须拍马谁人敢动他一丝毫毛?到他被人推翻以后就凭空跳出无数义愤填膺者振臂高呼:打土豪分田地!历史竟然惊人的相似,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公然抢夺土地房屋主人被扫地出门居无定所,再延续到那场旷世的“十年浩劫”更是手段出新众目睽睽之下打砸抢抄杀,打死了人命死而不能复生,破坏的珍品再也无处搜寻,活下来的人们好不容易盼到“落实政策”那一天,被占去的房屋早已变成一座危房;被抢走的钢琴却还回一把破二胡;被盗走的钻戒也折合成一把碎玻璃;被摧残的青春也变成一脸老态木讷!

    鲁迅先生早在文章里写道:“历史没有年代,我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都写满“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今天重读先生的文章我又惊怵了!

    “掩耳盗铃”,好话说尽天下,坏事做绝世间!自己做的坏事隐藏得再深,谎话说得天衣无缝,用世界上最美妙的语言掩盖自己的丑恶也终将是“掩耳盗铃”

    “掩耳盗铃”者,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