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头肉,烂嚯!=====
(手艺人的切肉片绝活!)
羊头肉这种食品现在北京也不太多了!而且,有人不太喜欢吃羊肉,不喜欢它的“膻”味。但是,羊头肉可没有一点膻味,吃在嘴里,鲜,香!是佐酒的最好美食!做羊头一定要好好的收拾!把那些坑凹眼洞,耳朵,嘴都要用碱水仔仔细细的清洗,然后入开锅放白酒大煮!五成熟以后捞出,拆除骨头,取出脑子单用,剩下的肉再进一步拾掇。去掉舌上的皮,嘴,耳朵再一次清洗。干净以后再入锅,放五香大料,白酒,(葱,姜,盐,酱油一律不放)开锅大煮一直到煮烂!捞出放凉。就成了鲜香透亮的“白水羊头”
调料:大粒海盐入干锅翻炒,炒至金黄,在案板上擀成细盐,就变成了“糊盐”其他物品一律不放,把糊盐放进铁罐头罐,盖子上钻若干小眼洞便于撒出,
旧北京的傍晚,总能听见街上传来一声“梆梆!梆梆!”的木梆子声。声音清脆!一听就知道是卖“白水羊头”的来了!这种行当有他自己的叫卖工具和特有的装束:卖羊头肉的全是回族的白胡子老头,不知什么原因回族人做的羊肉制品都没有那种让人讨厌的“膻”味!
卖羊头肉的老人,身穿中式短打扮,腰里横系布带,头戴毡帽,打扮得干干净净!身背一个大木箱子,这木箱子是长扁圆的,上大下小,盖着木盖子,一条宽宽的皮带背在肩上。手拿一个带木把子的木梆子,这梆子大约不到一尺长,乌黑油亮!另一只手拿木棒槌敲打,
有人来买,老人就把木箱从肩上摘下,放在一个高处,掀开木盖子反着放在箱子上,那盖子原来就是一个案板,拿出羊头肉,又拿出一把即宽且薄的大片刀,一手按肉,一手拿片刀从里向外斜着下刀,偏出的肉片又薄又大!令人称奇的是切出的肉片薄得可以透亮!这就是卖羊头肉的“绝活”!有人专卖羊的眼睛,耳朵,舌,鼻等等精华,价钱就稍稍贵一些,切完上秤,公平交易!再把肉放在干净的黄草纸上,用罐头盒洒上“糊盐”就可以回家享用了!
就是这样的“白水羊头”加上“糊盐”的特殊味道,吃在嘴里却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香气!喝着盅子里的“二锅头”,那些北京“爷们”又过了一个惬意的傍晚!
现在,北京一般没有白水羊头。前些年,在北京南城的虎坊桥看见了白水羊头,但是我一看,都是切碎的羊头肉块!(本文配图的刀法切的就有些厚)这刀功切法就已经改变了它的味道,我没有买!因为,它又是一种有名无实的食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