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的“吃”(4)----打冰盏儿

(2008-04-12 12:12:30)
标签:

我记录

人文/历史

谈天说地

趣味/幽默

休闲

北京民俗

北京之美

杂谈

分类: 民俗,传统
  北京的“吃”(4)----打冰盏儿 (图片说明:网上搜寻不到满意的图片,为了大家能看清“冰盏儿”只能勉强使用这张图片,但,图中人物衣冠不整,表情不美!好像身体里某个器官发炎的病人!我有些奇怪,现在只要是表演北京的民俗,就一定要把人打扮成二流子或地痞混混,实在不解!见谅!)
     
          =====打冰盏儿,果子干,酸梅汤=====
               (旧北京夏天的冷饮,冷食)
   电视里经常播放介绍老北京的买卖吆喝,比如:夏天卖酸梅汤“打冰盏儿”的。所谓的“冰盏儿”是一对黄铜制成的小铜碗(见上图),拿在右手,铜碗碰铜碗发出各种声音来招揽顾客。可是电视上收藏人或讲解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敲出声音,两个铜碗在一起敲!听起来像和尚打鼓总是一个点!而不知道要敲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就不免让我感到不足!实际上,两个小铜碗一上一下,拿在手里,在手掌,手指,手腕的不同的动作中要有敲!碰!磕!震!摇!这样就发出了叮!铃!当!啷!擦!梆!等不同的声音!这些动作要熟练!要技巧!并非一日之功!所以,从前打冰盏儿的小贩在做生意时冰盏儿发出的声音就像一首轻音乐!欢快!悠扬!极富节奏!而且穿戴必须整齐干净,决不能敞开领口或歪戴着帽子!不然,打扮的像土匪谁还去买你的东西?
   过去北京的打“冰盏儿”其实就是卖夏天的冷食冷饮。这些冷食一般都是小贩自己在家里加工的。而且,现在大部分都不见了!一般的有以下几种:
   一种,“果子干”,原料有柿饼,杏干,藕片,荸荠,菱角,这些原料放在砂锅里小火慢慢炖煮,待把原料里的淀粉,糖分煮出,加进桂花,白糖,放凉后汤汁便凝结成琥珀色的冷冻。在熬煮时避免铁锅,而一定不能再放淀粉!避免变色出水!香味淳厚,清凉适口!
   一种,“煮海棠”,白海棠沙锅大火煮至皮开肉烂,汤内放白糖,冰镇!晶莹剔透!清香酸甜!
   一种,“玫瑰枣”,北京密云小枣沙锅小火慢煮,待汤汁快收干时关火,稍微放凉手端沙锅,上下颠抖红枣,把剩余汤汁全部裹于枣上,滴进玫瑰,蜂蜜。黑红晶亮!甜蜜非常!
   一种,“炒红果”,大粒红果去核,大火煮熟,边煮边翻,煮出淀粉,放白糖,放凉后红亮可爱!酸甜适口!消食化淤!
   一种,“金糕”,红果去核,煮熟煮烂,磨碎过箩,加少许淀粉再次熬煮,加进白糖,到进方盘,凉后凝成块冻,鲜红晶亮,玛瑙一般!酸甜适口!
   一种,“酸梅汤”,用“乌梅”“甘草”“丁香”等熬煮成汤色黑紫,梅香四溢,加玫瑰,白糖,蜂蜜,酸甜,清凉!去暑解渴! 
   夏天的傍晚,慢慢退去了暑热,空气里有了一丝的清风!吃完晚饭,老奶奶拿着芭蕉扇,带着小孙子到街上去遛弯。老太太满头银发,梳着光光的发纂,耳垂闪闪的金耳环,慈祥笑脸!一身月白裤褂,黑鞋白袜,显得精神干净!小孙子挂着红肚兜,小白裤子,黄花老虎鞋,圆圆的脑勺后留着小辫根,走起路来一撅一撅!就是神仙也画不出这么好看的“祖孙图”!
  “ 叮!~叮!~~擦!当啷啷当!~~铃!啷啷擦!”小孩子耳朵尖!眼睛尖!这声音先把小孙子的耳朵吸引过去!大眼睛骨碌碌一转:“奶奶!那是什么?”“那是打冰盏儿的”“什么是打冰盏儿呀?”“哼哼!你没吃过,来!奶奶给你买!”
  那打冰盏儿的小贩看见远处走来祖孙俩,先是心里喝彩:“好个天神造就的老寿星带孙子!”随手放下手中的“冰盏儿”,拿出两个小板凳预备好。又拿出白白的搌布擦了擦玻璃罐子的盖。好一个漂亮别致的摊子:双轮平板小车铺着蓝色的大布罩,车上两个装着冰块的“青花”瓷缸,缸口盖着玻璃板,里边装着冰镇的果子干。瓷缸前边并排摆着青花瓷盆,里边黑黑红红依次是玫瑰枣,煮海棠,炒红果,上面都盖着玻璃盖子。后边有个大玻璃圆筒,里边是大半截的黑紫的酸梅汤。后边的铁桶里装着吃食的白瓷小碗。
  小贩招呼老奶奶:“老太太,您来啦!您坐!”老太太坐好,又拉过一旁的板凳安排好小孙子。“老太太!大热的天,给孩子来点凉的,吃了败火!”“嗯!来碗果子干吧!”“好嘞!”小贩麻利!从青花缸里拿出一碗冰凉的果子干,放好羹匙双手递给老人家。老人用白手帕垫着小碗,拿起羹匙一点点喂着孩子。那孩子摇头晃脑,舔舌抹嘴。眉飞色舞!可能他觉得今天吃到了天下最好的美味!
  “老太太,天热!您不来碗酸梅汤?”
  “不行!岁数大了,不敢吃凉的!我来一块金糕吧,回家跟我孙子慢慢吃!”
  “好嘞!您瞧好吧!”说着切下一大块鲜红的金糕,用荷叶托住放在老人面前。
   孩子吃完了一碗果子干,满足了!自己拍拍小肚子冲奶奶笑了!奶奶拿白手帕给孩子擦了嘴,会了钱钞,托起金糕,冲小贩点头拉着孙子回家去了!
   天慢慢黑了!小贩点起了“气死风”的煤油灯,灯光照着祖孙俩那如仙似飘的背影渐渐远去!
   天上的圆月,闪闪的明星!温热的空气,清静的夜空!
   街角一边,晃动的油灯,一闪一闪!照着明亮的青花瓷缸,空气里有一丝香甜的果子气味!“叮铃~~~~擦!叮叮!啷啷啷!~~当当!~~”这分明就是一首远处传来人间少有的悠扬无比的天籁之声!它传得更远了!传出了甜蜜!传出了清香!传出了人间永永远远的清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