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文引路——丰子恺《剪网》(以小见大)

(2009-11-13 14:20:57)
分类: 教学文章

 

【范文引路】

剪 

丰子恺

大娘舅白相了大世界回来。把两包良乡栗子在桌子上一放,躺在藤椅子里,脸上现出欢乐的疲倦,摇摇头说:

“上海地方白相真开心!京戏、新戏、影戏、大鼓、说书、变戏法,甚么都有;吃茶、吃酒、吃菜、吃点心,由你自选;还有电梯飞船、飞轮、跑冰……老虎、狮子、孔雀、大蛇等……真是无奇不有!唉,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上海地方用铜钱真容易!倘然白相不要铜钱,哈哈哈哈……”

我也陪他“哈哈哈哈……”

大娘舅的话真有道理!“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这种情形我也常常经验。我每逢坐船,乘车,买物,不想起钱的时候总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对于制造者的工人与提供者的商人很可感谢。但是一想起钱的一种交换条件,就减杀了一大半的趣味。教书也是如此:同一班青年或儿童一起研究,为一班青年或儿童讲一点学问,何等有意义,何等欢喜!但是听到命令式的上课铃与下课铃,做到军队式的“点名”,想到商买式的“薪水”,精神就不快起来,对于“上课”的一事就厌恶起来。这与大娘舅的白相大世界情形完全相同。所以我佩服大娘舅的话有道理,陪他一个“哈哈哈哈……。”

原来“价钱”的一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又减小事物的意义。譬如像大娘舅所说:“共和厅里的一壶茶要两角钱,看一看狮子要二十个铜板。”规定了事物的代价,这事物的意义就被限制,似乎吃共和厅里的一壶茶等于吃两只角子,看狮子不外乎是看二十个铜板了。然而实际共和厅里的茶对于饮者的我,与狮子对于看者的我,趣味决不止这样简单。所以倘用估价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见的世间就只有钱的一种东西,而更无别的意义,于是一切事物的意义就被减小了。“价钱”,就是使事物与钱发生关系。可知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是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的。故我们倘要认识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就非撤去其对于世间的一切关系不可。

大娘舅一定能够常常不想起铜钱而白相大世界,所以能这样开心而赞美。然而他只是撤去“价钱”的一种关系而已。倘能常常不想起世间一切的关系而在这世界里做人,其一生一定更多欢慰。对于世间的麦浪,不要想起是面包的原料,对于盘中的橘子,不要想起是解渴的水果;对于路上的乞丐,不要想起是讨钱的穷人;对于目前的风景,不要想起是某镇某村的郊野。倘能有这种看法,其人在世间就像大娘舅白相大世界一样,能常常开心而赞美了。

我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所以我想把握某一种事物的时候,总要牵动无数的线,带出无数的别的事物来,使得本物不能孤独地明晰地显现在我的眼前,因之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大娘舅在大世界里,只将其与“钱”相结的一根线剪断,已能得到满足而归来。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

(选自《静观人生》,湖南文艺出版社)

 

【引路】

这篇随笔叙述了大娘舅“白相”大世界回来的欢乐,以及“白相”后的感受。这样的生活经历,我们也常常碰到;但我们往往跟大娘舅一样,“哈哈哈哈……”一阵,也就过去了。可丰子恺在大娘舅的想法后面,引出了自己的新想法;在肯定了大娘舅的感受有道理之外,还发现了一个更大的关于快乐的真理:原来“价钱”这种东西,容易使人限制和减小事物的意义。再往深处想,倘能常常抛开世间一切的“关系”,人生一定更多欢慰。作者仿佛看见这世间有一个极大而又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使得我们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作者最后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这把剪刀,按照丰子恺的认识,就是艺术和宗教。

生活如网,且不说各种世俗的人际关系挣脱不了,光是自己脑海中多如蚂蚁的浮躁念头就很难控制得住。其实,自从我们来到这世界,就被一步一步地引向趋利避害。为了利益的实现,必须把握好彼此的分寸,必须克制一些东西,伪装一些东西。这样的思维方式在年复一年的教育熏陶中渐渐养成,并且形成了牢固的心理定势。于是,我们所谓的清静的快乐,就只能像天际的星辰,越看越遥远了。

【技巧点拨】

以小见大的手法

丰子恺的散文,常常言物叙情,以物喻事,能小中见大,但立意深远。丰先生自己有这样的诗句:“最喜小中能见大,还求弦外有余音。”他往往偏重描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读者可在字里行间察觉出生活中的美与哲学。如大娘舅白相了上海大世界回来,发表感慨曰:“白相真开心,但是一想起铜钱就不开心”,于是先生发现了“世间其他一切的‘关系’,都足以妨碍事物的本身的存在的真意义”,“所以我想找一把快剪刀,把这个网尽行剪破,然后来认识这世界的真相。”真可谓“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其实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佳作莫不拥有这样的特色。

朴实自然的语言

读丰子恺的散文,心总是敞开着的。他平实自然的语言,如流水般顺畅,让读者没有任何理解上的负担,会自然的滑进文章所营造的生活氛围中。他哪怕是极端的说理,讲哲学和美学的原理,也带着抒情的意味,而决不把文字故意写得艰深,以掩饰实际内容的空虚。他的平易的写法,文字的干净流利,使人获得一种美感。在文中,他不仅用“白相”这样的方言,模拟笑声的“哈哈哈哈”,讲到“教书也是如此”时,比喻中套着比喻,而最终一个“网”和“剪刀”的比喻,又是何等的贴切自然,发人深思。即使是文中也点缀着些整齐的句式,都不是刻意的经营,却只是认识水到渠成的结晶。

http://www.bokee.net/dailymodule/blog_view.do?id=45276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