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nba篮球老宋宋丹峰体育 |
分类: 老宋评球 |
文/老宋
科尔曾经说过“和乔丹做队友既幸福又痛苦。幸福是因为联手飞人,你就有机会接近冠军。痛苦是因为乔丹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光对自己,对身边的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脏,你根本承受不起乔丹在比赛和训练中对你的职责和鞭挞。”因而乔丹的偏执不光是对自己,他试图影响周围的人。而科比的偏执则更多是和自己较劲。包括上赛季在迈阿密输球,科比留在迈阿密的球馆练球,就是自我较劲的表现。科比有很多地方类似于乔丹,他们都很勤奋,都对于胜利充满了渴望,但乔丹是一个真正的领袖,是一个赢家。而科比则像他自己说的一样是一个得分手。我想这就是第一得分后卫和第二得分后卫的差距。
借用我之前那篇文章的话,作为开场白。最近4场比赛,科比连续4场40+,在33岁这个年龄上继续书写着得分传奇,注意我说的是得分传奇。乔丹在33岁时没能背靠背砍下40+,大帅也不能在这个年龄连续4场40+。但这是因为他们状态下滑,能力达不到吗?显然,不是。乔丹接近40岁时还能狂砍50+,33岁时绝对没有问题。只要他想,背靠背的40+不是问题。大帅年轻的时候是得分机器和篮板怪兽,但从30岁时开始转型。66-67赛季,张伯伦首次无缘得分王,却拿到了助攻王,同时收获了总冠军。35岁的大帅数据已经很平庸,但是他立足于防守,甘愿为球队做各种工作,结果那个赛季湖人打出了史上第一的33连胜。14个赛季,大帅完成一个独行侠到团队球员的蜕变。大帅自己也说 “回过头看,我后七年的得分和前七年相比简直可以无视,那是我刻意为之,原因是教练叫我减少得分,把精力投入到篮板和防守上面去。我很庆幸我听从了教练的建议。”同样乔丹的前半段和后半段也有很大的不同,没遇到菲尔,没接触三角进攻之前,乔丹习惯一个人解决一切。但自从品尝到胜利的甜头,感受到团队篮球的伟大之后,乔丹的比赛方式就更加睿智,只在球队需要的时候得分。
可是科比则不同。之前的三场40+,我只看了集锦,但和快船的比赛完整看完了。看完之后,我想起了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话“你大妈已经不是你从前的大妈了,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套用在今天,就是“湖人已经不是两连冠的湖人了,科比永远是那个科比”。
科比在砍下48分时曾说“对于一个排名第七的球员来说,这样的表现不算太差”显然科比的内心很敏感,他也有一个自己的小本子,ESPN就是最近新添加上去的。上一次科比如此疯狂的砍分是在06-07赛季,那令人难忘的连续4场50+。考虑到飞侠33岁的年龄,两次疯狂可以划个约等号。但现在的湖人用得着科比这样较真吗?
加索尔还没老,小拜也是西部第一的中锋了。即便没了奥多姆,湖人的阵容也还没沦落到让科比进入单打模式。唯一的解释就是布朗镇不住科比,他内心得分的欲火再次被点燃。和快船的比赛,即便被包夹,科比也选择硬投,并且几乎每一次进攻都疯狂的要球。特别是到了第四节,快船包夹的更为坚决,很多机会实际已经空出来了,科比依旧迟迟不选择传球,不到万不得已,球基本不离他的手。这在禅师最近执教的3到4年里,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湖人的内线相比于快船有不小的身高优势,本可以利用此多做做文章,但科比在进攻端的偏执毁掉了比赛。
因而科比在08年之后所表现出的成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假象,因为有更加权威的教练压制着他,而那时候他确实也渴望冠军,也需要冠军来完成自我的救赎。因而那时的科比是MVP。但当他已经完成了救赎,头顶的枷锁也已卸去的时候,科比回到了自己的本源,就像他自己说的一样,一个嗜血的得分手。
科比的这种模式是不可能让他再次登顶的,乔丹在首个三连冠之后,领悟到了领袖的真谛。大帅在拿到首冠之后,就成了一个伟大的团队球员,在湖人兢兢业业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而科比则始终如一的偏执。
很多人在科比连续4场40+之后赞美他,但实际上科比提升的是他作为一个得分手的地位,至于和乔丹间的距离并没有因此而缩小。事实上,科比到现在所做到的那些乔丹无法完成的事情,绝大多数也集中于得分这个领域。单场81分、连续4场50+,职业生涯5次60+,单场12记三分球,而在事关历史地位的核心问题上,科比差得确实挺多。乔丹5个MVP,科比1个,乔丹6个FMVP,科比2个,乔丹10个得分王,科比2个。乔丹的路线是单打王—MVP—总冠军,而科比是总冠军—单打王—MVP—总冠军,现在即将迈向又一个得分王,开始一个新的循环。而乔丹自退出不理智的单打模式之后,就再也没回去过。因而连续4场40+并没有让科比接近乔丹,反而是渐行渐远。因为冠军始终是衡量一个球员价值的最高标准,如果不能把其他的个人荣誉和金杯相连,那些数据就会褪色很多。相信科比明白这个道理,但生性偏执的他偏偏选择不回头的向前走。但这条路究竟能给科比带来什么,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但至少从目前来看,这是一条可以望见尽头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