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飞行日记 - 给予批评 & 接受批评

标签:
汉莎航空空姐日记德国平等休闲 |
分类: 空中芝麻二三事 |
前几次飞行,我们负责厨房的同事是一个比利时人。
他长得小脸圆乎乎的,一笑时满脸绽放着一股童真。
他在厨房里干活真挺卖力的,工作时一丝不苟,满脸的投入。
但洋能感觉到,可能是他没有太多在厨房里工作的经验,偶尔没能及时给我们负责客舱的同事准备好需要的东西。
我个人认为,每个同事都有经验不足的阶段,慢慢来,工作经验这东西的确需要时间去积累,大家相互理解一下就好了。最重要的工作态度。尽了全力飞行猫,怎么都是一只好猫!
这位比利时同事说话时很斯文,一聊,好家伙人家还是德国北部一所著名大学的荷兰语系的讲师呢!
他的母语和荷兰语非常近似,目前也在读博 - 语言学。
他会八种外语,除了主要的欧洲语言外,亚洲语里他精通日语。
因为我们公司可以飞兼职,他每年飞三个月,休三个月。不飞的日子去讲课,做学问。
他很满意自己的人生,觉得这一动一静,是非常好的互补。
我们那天一起飞的小乘务长是一个个头很高大超强悍的女人。一米八几的个子,宽肩膀,金发扣边头,经常是还没有看到她就听到了她说话的声音。有她在的厨房里,气氛总是很生动~~
她工作也很认真,对自己很严格要求,同时会特别注意我们每个人工作的细节。比如在给乘客们饮料服务时,我负责机舱右侧的所有乘客,她负责机舱左侧的所有乘客。整个服务下来,我们在厨房里碰面时,她把我拉到一个角落里告诉我说,我给乘客的酒杯倒得太满了。
当时我心里自动冒出股不服气的火,觉得她有点大惊小怪了哈~~
我对她说,“酒倒得满点,不是更加显得我们待客真诚吗?”
她说,我们商务舱每个酒杯中上部都有汉莎大鸟的标志,我们倒酒的高度都应该只是让大鸟的脚沾湿就好。因为经专家鉴定,把酒倒在这个高度,酒杯里的酒香是最纯口感最好的。
因为洋不大喝酒,也不太懂酒,当乘务长这样解释给我听时,我觉得很有道理,所以也很愿意虚心接受。
在接下来的酒水服务中,洋小心倒酒,大鸟的双脚沾湿即可,千万别太多把它淹没,不然大鸟还要学潜泳!
小乘务长没有再和我说倒酒的事,但我知道,她肯定也在一直观察着呢~~
在回程的航班上,乘务长继续她工作认真的精神,给我们那天当班的每个同事都提了不同的建议。轮到我们这位比利时同事时,也许她的话语太直接了,令他感到很不舒服。他们面对面地讨论了起来。
德国女人认真执行着德国人一贯只讲真话的做人标准,对比利时厨房做了一番批评。
比利时厨房觉得自己真的把本职工作做的不错,锦上添花的附加工作咱能做就做,来不及做也不可以说咱工作得不够好。
因为那次我们飞到北京后,比利时厨房忽然犯了中耳炎,我们下了飞机后,洋陪他直接去了很近的一个药店买了药,很棒的药水,滴上后很快就痊愈了。(本来我帮他写了字条让他自己去买就好,后来还是担心万一买错了,又是滴耳朵的药水,他这人生地不熟的,最好还是有一个讲中文的陪着,所以我就陪他去了一趟。)之后回程的航班他真的就把我当亲人了,一直觉得自己特别委屈,自己这么用心工作却被小乘务长批评。后来他找了大乘务长,并和小乘务长一起做了一个三个人的谈话。
他很激动地把每个细节讲给我听,我也做不了什么,就听着。
第一餐服务结束后,比利时那组同事去休息了,洋在厨房里值班。
一会儿我们的大个子小乘务长过来,无奈地对我说,
“我就是想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所以想告诉我们每一个乘务员,应该提高工作细节。结果,结果,大乘务长刚才竟然批评我没有照顾好客舱同事的情绪。”
我看她实在也是一脸的委屈。
如果不是她的性格比较强,可能马上就哭了。
我知道所有她和比利时同事的谈话细节,也觉得没有必要掺和,还是选择不作声为好。
她说,我就听着。
最后我对她说,
“我个人觉得你提醒我倒酒别太满这事挺好的,的确,酒杯太满的话,显得不那么漂亮。”
这是真心话,过去我可能比较敏感,听到别人给我提意见就会有一种自动的抵触心理,现在反而放松很多,接受新的好的建议,觉得这无论对工作细节或自己的性格转变,都是一种提高。
她听了我的话,也算是宽慰她的话,特别感激地看了我好几眼。
飞机降落前,比利时同事和小乘务长谈了好半天的话。
结果是,比利时同事决定日后工作更加用心和努力,小乘务长呢,也间接地向他倒了歉,不管是因为什么,至少她在提醒他工作效率方面的同时,不应该影响到他的自尊心和工作情绪。我们在飞机上工作,特别空间那么小,还有要熬夜,大家都挺不容易的,一切都靠一股好的工作情绪顶着。乘务长的工作任务,除了注意大家的工作细节外,维护大伙的一起干活的好心情也是重任之一。
大家握手合好。
看到这样的结局,我心里也挺感慨的。
德国人或者是欧洲人这种特别直率,特别是对事不对人的思维方式,真的会令生活变得特别简单。
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对于上级的指令,我们下面的小兵只有听话的份。
但在德国或者汉莎这个相对来说人人平等的工作环境里,作为小兵,我们也是有话语权,也是可以和上级分享自己的情绪。
对于真正有责任心的上级,她也是真心需要下属给她一些反馈的。
她也想真正把工作做好。我知道她从比利时同事身上也学到了,说话办事还是要讲求方式方法,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机器。怎么把话说到位,起作用,同时也不会伤害到人家的自尊心,这是一门艺术。
在这里分享这次飞行经历,我也想在这里给我所有的中国同事们传达一个信息,
德国人心中人人平等的概念其实挺强的,无论国籍还是工作位置,在工作中,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绪被外国同事或者乘务长影响了。最简单的方法不是不和她/他说话,而是直接平静地告诉她/他--你的感受,或者干脆就念哪个魔咒 - 你这边一切秩序还好?
这种不同于我们国人的思维方式,还真需要自己大胆去尝试,冲出我们原有框框才可以慢慢转型。
对方和你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真正了解你的重心,摆正自己的位置。
他们也需要,你去平静耐心地指导他们,用令你舒服,令大家都舒服的公平和尊重的方式与自己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