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日记- 张爱玲&一个德国女大学生
(2009-02-18 00:27:36)
标签:
飞行日记张爱玲半生缘倾城之恋德国女学生选举休闲 |
分类: 空中芝麻二三事 |
张爱玲的小说,说实话我以前从没有看过。上学的时候也没怎么看过什么课外书,只是非常热爱三毛,也喜欢过琼瑶和Ceng凯伦的小说(她的姓可惜我电脑里的中文系统打不出来),那时觉得张爱玲的东西非常的沉闷,压抑,全是悲剧,所以一点也没有兴趣碰一下。
如果不是前段时间巨火的电影“色戒”外,张爱玲的名字我都有些遗忘了~~
直到,有一天我在飞机上遇见了琳达。琳达是一个高个女孩儿,头发又长又密。巧克力色的皮肤,高高的鼻子,有着比我还黑的眼睛。我见她面第一个问题就很愣头愣脑的,“你是哪里人?”我本以为她会告诉我伊朗伊拉克这些答案,没想到她说,我是德国人。
她笑着告诉我,很多人都会问她这个问题,但她的妈妈爸爸真得都是德国人。
“好吧我相信你:)”。。。
琳达是个挺安静的人,总一幅懒洋洋的样子,一会儿打哈欠,说困死了,一会儿又说饿死了。。我们是搭档,弄得我也开始打哈欠。打哈欠传染这事一点也不假~~
琳达和我很亲近,我们工作起来很愉快。原来她做空姐是兼职,她的本职工作是学生,在德国攻读中文专业。
“那你中文毕业后有什么打算吗?”我问。
“我也不知道,我好希望早些毕业啊,这样我就能好好睡个懒觉了~~”苦读书的孩子有个很现实的理想哪!
得知琳达又上学又飞行,我立刻对她刮目相看。这是挺不容易的事,飞行的工作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很熬人,因为她全世界哪都飞,所以经常有乱七八糟的时差。可回到德国一般同事们都回家爆睡十二小时,琳达却要早早爬起来去听课,准备小讲演,写作业~~
德国的学生很早就不伸手向家里要钱了,边上学边打工,自己承担房租吃饭交通等一切开销,非常自立。
飞机上的服务结束我们也终于坐下吃饭休息时,琳达问我有没有兴趣看她的作业,我说好啊!
她从小手提箱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打厚厚的印着什么的A4纸,说,她必须很快将这些纸上的小说看完,然后要翻译成中文,写成一个剧本。我边翻边问,这是什么小说?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琳达幽幽地说。
我一听差点从座椅上跳起来,什么?你再读张爱玲?还要翻译成中文剧本??
太不可思议了,没想到琳达是个深藏不露的人,我们到那时为止一直都在说德语,我真不知道她的中文已经有这么好了!
她的大学老师是个中国人,我猜他一定很崇拜张爱玲。没想到“张学”在欧洲竟成为了大学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这是国粹啊,我马上也买了一本听说过很久的“半生缘”来读,现在老娘正处在读闲书饥渴状态。没想到一拿起来就放不下了,我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看完了,心潮澎湃。这种阴差阳错的爱情故事的确非常的扣人心玄,在后来的几天里我的脑海里一直萦绕着这个故事,想到曼桢和世钧那么相爱,可被亲姐姐陷害这个事儿非常让我痛心啊!!
我还上网找了当年黎明和吴倩莲主演的“半生缘”来看,没想到那个可恶的“不笑时像猫,一笑就像耗子”的姐夫是葛优同志演的!!我很喜欢葛优,我觉得他是中国最有魅力的男演员。总之看到葛优版的坏姐夫我非常惊喜!电影看后的感觉的,一般都是这样啦,电影怎么也赛不过原著滴。
这月初和琳达约在了家附近的咖啡厅碰头,一见面我刚想高谈阔论一下我看第一本张爱玲作品的感受,没想到她却想求我一样,“天哪今天咱么别说她了好吗?我好不容易翻译完“倾城”了,都快疯了~~”
“没问题没问题。。。”我应答着,心想,真遗憾。。。不过,我也可以理解了,凭兴趣看小说和因为交作业看小说的心情是不同的~~
在西班牙风情的咖啡厅欢快的乐曲里琳达又拿出了她的新作业给我看,原来现在她正在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她忽闪着大眼睛长睫毛非常认真地问我,你去参加过选举吗?
还是第一次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我很诚实地说,没有。
她说,我们中国老师说,在中国每一个人都参加选举。
我说,我们上中学时政治课也是这么学的这么背的,但是从来没有被邀请过参加什么选举。
其实我小的时候还真的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街道的大婶们从没有和我们提过这些事呢?
琳达的中文水平真的是不错,竟然能够看懂这些枯燥的有关宪法的东西,但是她非常害羞,从不开口讲中文。她曾在杭州学过半年汉语,对杭州对中国很有感情。她的全家都是航空之家,爸爸是我们的机长,妈妈是乘务长,哥哥是飞行员。
认识一个新朋友往往也开启了生活中的另一扇门。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我开始看张爱玲的小说还是缘由这个腼腆的长得像侯赛因女儿的德国女孩子~~
现在我手上的一本张爱玲“郁金香”有点令我困扰,因为其中的第一个故事我好像怎么也看不起去啊!
这是为什么呢??:))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