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初一语文试题
(2024-07-15 16:39:34)初一考试题型及学习方法:
试卷构成及学习方法: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粪1B分)
题型包括:字音、字形、标点、病句、文常、连贯(简明、得体)、成语运用、文言词语
备考笔记:
字音字形+成语:课下注释、读一读写一写
文常:课下注释+课堂笔记
病句:病句专题
标点:标点专题
连贯:连贯专题训练
文言词语:课内文言文
要求:上课笔记要清晰,全面,及时复习。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题型包括:古诗背诵默写(原文默写+理解性默写)、文言文背诵默写、文言文翻译及理解。
备考笔记:
古诗背诵默写:背诵准确,不出一个错别字。上课记好笔记。
文言文:
课内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12~13题。(6分)
备考笔记:背熟文言词语的翻译,背熟文言文的翻译。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备考笔记:1.基本知识要扎扎实实,2.多读多练,总结方法。
四、综合性学习(共10分)
五、写作(60分)
25.请以《你是我的榜样》为题,写一篇75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
(1)书写清晰、规范,字数满格。
(2)点题准确。
(3)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包括世界名著等。六上:《童年》,六下:《鲁滨孙漂流记》。
要求:做批注、梳理情节、分析人物形象、讲述人物故事等。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一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粪1B分)
1.下列词语中,形和加点字的性音完全正确的一项P
A.荧屏(ying) 璀璨
B.蹚水
C.敷衍
D.霓虹
2.下列句子电点械使用不给单一项基B
A.老师叫我们熟读明天要学的课文,而我囫图吞枣地几分钟就看完了。
B.一听说要招募志愿者,大家都纷纷响应,我报了名,无独有偶,他也报了名。
C.对于口舌相传之事,若是你真的想知道真相,多半是需要追根湖源的。
D.他这人总是阴阳怪气、两面三刀的,好在大家都看透了他,没人跟他打交道,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基础教育目前必须攻克的难题之一,是如何对孩子的个性化特质做出科学评价?
B.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放大了当代传媒的“圈粉”、“造星功能”。
C.我真爱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还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
D.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
4下列句子中,设有语病的一项是
A,清明节承载着中国人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更在时代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
B.中国的森林覆盖率逐渐提高,植树造林、发展林业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C.“中国发展核武器是为了自卫,中国人民是赞成限制核武器扩散的国家之一。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减克家的《有的人》,全诗运用了对比的写法,歌颂“给人民当牛马”的人,鞭
挞“骑在人民头上”的人,表达了正义者必胜、邪恶者必败的信念。
B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文体,兼有诗与散文特点。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有散文的外观和内涵。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就是其中的典范作品。
C.一份倡议书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署名及日期)五部分,其中倡议书的标题有时可以不写,这样做是为了使倡议书更简洁明了。
D.《马诗》《石灰吟》《竹石》是三首咏物诗,诗人借咏叹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和人生选择。
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从国家层面来说,倡导全民阅读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的确,读书可以明理,阅读铸就灵魂。
历史证明,全世界一步步从野蛮走向文明,无不是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
从个人角度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
A.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7分)
7.默写填空。(10分)
(1)开轩面场圃,
(2)临行密密缝,
(3)
(4)
(5)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中用对比手法写当年离家与伶日返归变化的诗句是:
(6)相互凝望,万千柔情就在那两双深情的眼晴。《迢迢牵牛星》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7)韩翅《寒食》一诗中,描写日暮中皇宫走马传烛情景的诗句是:
8.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3分)A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A.第一句“千锤万凿出深山”重在写石灰原料的来之不易。
B.第二句“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的“若等闲”,写出石灰的态度,面对烈火焚烧,
从容自若,处之泰然。
C.第三句紧承第二句,“粉骨碎身”是“烈火焚烧”的必然结果,“浑不怕”与“若
等闲”一脉相承。
D.第四句中“清白”一词,一语双关,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高尚的节操。√
课内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问其故。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目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孟,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2)及其日中如探汤(3)孔子不能决也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
就为汝多知乎?
11.上文中,由第段的陈述句到第段的
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完成12~13题。(6分)
小儿不畏虎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浣衣于水。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底几其一惧;而儿流,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成;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1
【注释】浣衣:洗衣服。@底儿:在这里有“希望”的意思。痴:天真。寻:不久。卒:最终。意:估计。被:施加。
12.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為(3分)
小妇人仓皇沉水避之通国之着奔者也
A.至以首抵触/我易灯时去人近。B.庶几其戒想/为是其翼弗若与日C.面儿痴,竟不知/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3题(8分)
原文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
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13.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选文运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来突出人物形象。 |
B.从文中“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这句话可以看出:面对凶猛的老虎,妇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来,其反应之敏捷、动作之迅速令人称赞。 |
C.选文从字面意思来看是:天真的、没有踏入过俗世的人对外界的事物毫无戒心,不知道什么叫做危险,或许能够避免一场危险。 |
D.选文给我们的深层启迪很多,如:对所有艰难困苦、挫折磨练,都不应该望而生畏,自伤锐气,应当无所畏惧,这样才能成功有望。 |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15分)
邂逅一片诗意的植物
傅彩霞
丹参、半夏、射干、黄芪、白芍、板蓝根、金银花……迎面邂逅这片自带诗意的植物,是在一个中药基地。静心读一读木牌上雕刻的中草药名字,望一望泥土中长出的绿色草木,便觉神清气爽。阳光下,微风吹过,绿波潋滟,它们根植于近千亩的肥沃田野,汲取着日月精华、天地灵气。
走近中草药,始于阅读苏州詹氏夫妇的两地情書,文辞雅致,往来对答皆用药名。其妻给夫的信写道:“槟榔一去,已过半夏,岂不当归耶?谁使君子,效寄生缠绕他枝,令故园芍药花开无主矣。妾仰观天南星,下视忍冬藤,盼不见白芷书,茹不尽黄连苦。古诗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结雨中愁。奈何,奈何!”其夫给妻的回信道:“红娘子一别,桂枝香已凋谢矣。几思菊花茂盛,欲归紫苑,奈常山路远,滑石难行,姑待从容耳!卿勿使急性子,骂我苍耳子,明春红花开时,吾与马勃、杜仲结伴返乡,至时自有金相赠也。”
夫妇两地书巧妙地嵌入二十余味中草药名,浑然天成,妙趣横生,字字句句都弥漫着草药的香气,如跳跃的音符,似潺潺的泉水,读来意味深长。
此刻,温煦的光落在枝枝叶叶上,叶脉被勾勒得一清二楚,格外宁静。每一株中草药都是大自然之子,内敛含蓄,仿佛守护着一个个古老的秘密。看似一株普通的植物,它的四气五味却隐藏着生命的奥秘。普通常见的茎叶花果,妙手配置,熬出一碗药汁,便是痼疾克星。看似娇小柔弱的金银花能粗暴地消灭热毒疮痈,多么奇妙的存在。那些穗状花序的一串串紫花,不起眼地开在路边,俗名鼠尾草,中药却称丹参,能活血祛瘀,防血栓。“沉香”是我最喜欢的一味中药名,它具有镇静、麻醉、止痛等作用,让我想起写作,令人解忧去烦,意犹未尽。
它们被采摘熬制成汤,做成药丸,从辽阔山野走入摇摇晃晃的身体,疗愈身心,抚慰人类。它们又是慢生活的文化符号,不装腔拿调,不张扬喧嚣,它们不像西药那么热情直率,单刀直入,唯有微火慢熬,才能散发出升降沉浮的药性。
想象古代中医看病,端坐于一排排中草药中间,望闻问切,目光纯净,于病人如春风拂过。中医的神奇在于博大精深,也在于简便廉价,于无声中润万物,那是古老东方的智慧,也是一种民族精神。
此刻 , 围着鸳鸯对舞般的金银花 , 中药基地主人细细道来各种中药的药效和一个个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故事,打开了一个中草药的神秘世界 , 也让我们看到了草木间那一个个质朴而灿烂的灵魂 。
14.文章以《邂逅一片诗意的植物》为题,有什么作用?
15.结合语境,根据提示品味下列语句(8分)
(1)看似娇小柔弱的金银花能粗暴地消灭热毒疮痈,多么奇妙的存在。(提示:这个句子用了哪一种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
(2)此刻 , 围着鸳鸯对舞般的金银花 , 中药基地主人细细道来各种中药的药效和一个个悬壶济世、妙手回春的故事,打开了一个中草药的神秘世界 , 也让我们看到了草木间那一个个质朴而灿烂的灵魂 。(提示:句中两个加点词的含义是什么?这两个词遇难者作者怎样的感情?)
16.小茗同学认为,洗一洗药见效快、疗效好,中医中药已经没什么价值了。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说一段话,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3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20分)
三轮车夫 |
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车夫想了想,说:“这样吧,你们谁肯出20块钱,我就拉谁!”“咦,你这不是宰人吗?平时两块钱的车钱,你开口要20,心也太黑了!” 女人坐在车上,心里这才感到有些踏实。她问车夫:“大哥,你这么晚还出来蹬三轮车?”“没办法,厂子效益不好,我下了岗,只好靠蹬三轮挣点钱补贴家用。”想到自己和丈夫下岗后的艰难,女人不禁对车夫有些同情起来。不过,要不是为了女儿,她是怎么也舍不得花20块钱坐这三轮车的。 车子很快就到了医院。她抱着孩子下了车,伸手去口袋里掏车钱。
“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17.第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
18.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1)“一分钱都不能少!”车夫斩钉截铁地说。
(2)她把心一横:“20就20。”
19.车夫不要车费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你从前文中找出这样安排的伏笔。
20.纵观全文,从车夫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1.如果你是文中的“她”,在车夫转身离开医院的一刹那会怎样想,怎么做?请用文字表达出来。(要求:想象合理,符合语境,不超过60字) |
答案:
17.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18.(1)“斩钉截铁”表现了车夫下定决心拒绝中年男子、帮助妇女的心理。
19.“病得不轻呢!孩子她爸在外面打工,家里就我一个人带着孩子,这深更半夜的真急死人了!”“孩子看病要紧,你先上车吧。”“车夫想了想,说……”“车夫一使劲,三轮车一下子蹿出去好远”等。
20.勤劳、机智、善良、助人为乐的人。
21.表示想法的:“真是个好人啊!”或“他是在帮我啊!”“世上还是好人多啊!”等。表示做法的:“她攥着钱的手轻轻地抖动着,迟疑了一下,抱着孩子进了医院。”或“望着远去的背影,她的眼睛湿润了,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呆呆地看着手中的两块车钱,迟疑地放回口袋,紧紧抱着孩子进了医院。”
四、综合性学习(共10分)
阅读世界名著《鲁滨孙漂流记》,完成22-24题。
22.“他愈走愈近,而且每走十到十二步就要跪倒在地,表示他对我的救命之恩的感情。我对他微笑,显出一副和颜悦色的神情,招呼他走近些。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这段文字中的“他”是
23.按照《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下列情节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发现野人抗争病魔重返故乡海上冒险
A
2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层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都应该读读《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你认为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是什么?(4分)
因为鲁滨孙勇于冒险,不畏艰难,不向厄运屈服的积极进取的精神能给青少年以鼓舞,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五、写作(60分)
25.请以《你是我的榜样》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来源与生活。
不抄袭,不套做。
书写清晰、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