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三评易中天先生讲《论语》

(2017-04-12 12:31:34)
标签:

转载

  前面已经说明了,笔者是不经意间看了眼《百家讲坛》,便不经意地评了两次易先生。如果我还是这样看下去,就会有这样持续不断地评论。说实话,我还真没那么多精力。上次的话题还没完,今天就又动笔接着评一下。

  曾皙停止了鼓瑟而站起来,是为了回答孔子的问话。文中道:

  “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对此易先生解读道,曾皙回答说:我同他们三人的才干不同。

  释“撰”为“才干”,也不是易先生自己的意思,而是传统的说法。

  孔安国注:“撰,具也。为政之具。”

  中学、大学的语文课本也都采用此说。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皇甫谧《逸士传》:“俊亦称公(指曹操)有治世之具。”“治世之具”即治世的才干。

  从上可知,“具”是有“才干”义。问题是,《王力古汉语字典》中说,“具”的“才干”义是个后起义。我们最早也只能看到汉代的例句。曾皙是春秋时人,他如何能使用一个词到汉代才产生的意义?这是其一。

  孔子强调,“治国以礼”,人说话要谦虚。不要说孔子的弟子,就是普通的古人及今人,一般也不能当着人面说自己有“才干”。那样说就有点不要脸了。这是其二。

  前面的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谁也没说自己有什么才干,孔子也没问曾皙你有什么才干,他如果这样作答,就有些答非所问了。这是其三。

  那么,“撰”在这里还有何解呢?

  《释文》:“撰,士免反,具也。郑作僎,读曰诠,诠之言善也。”

  “僎”又读诠,诠又言善,这好像迂回得太远。正是这种转训使我们能够正确地去理解“撰”。

  《说文》:“诠,具也。”

  段玉裁注:“许(指许慎)意谓诠解。”

  “诠解”即详细解释,也就是《释文》中说的“善”。此义放在曾皙的话里怎么讲呢?其实曾皙对于前面三人所讲的东西都不感兴趣,出于礼,他又不好直说,就只好打了个擦边球,说道:我同他们三位说得那么详细不同,等于说我没有他们三位说得那么好。

  他有点推脱不想说了的意思。孔子赶忙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孔子是说,说得详细不详细,还不好没关系。说吧!这样,曾皙就说出了那潇洒的、让孔子都不得不长叹着赞许的话来。

  王力先生在其主编的《古代汉语》中也注“撰”为“才具(才干),指从事政治工作的才能”。但他后来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僎”字条是这样写的:

  “具备。《论语·先进》:‘异乎三子者之撰。’《释文》:‘撰,郑作僎。’”

  易先生是大学教授,而今在《百家讲坛》上又拥有大量粉丝,是颇有成就的。我这里要说的是,他不是万能的。他可能是很好的语文教师,但他不是古汉语专家,他至少目前还没有真正读懂《论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