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相传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是因为改错了王安石的诗而遭谪贬黄州、儋州和廉州的。
据说有一天中午,苏东坡到丞相府拜望老师王安石,适逢王安石午休。苏东坡不便惊扰,就在王安
石书房稍等,正巧书台上放着王安石的两首诗稿,其中一句是“吹落黄花遍地金,”一句是“明月枝头
叫”,另一句是“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看了这两首诗的这三句,便摇头说:“老师糊涂了,黄花(菊
花)
怎么会落瓣的呢?月亮又怎么能叫呢?黄狗卧花心更不可能。”苏东坡认为王安石写的诗句不符合
实际,违反了现实生活,于是信手在“吹落黄花遍地金”这一句的旁边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
诗人仔细吟。”意思是说,菊花是不会落瓣的,它与其他的花不同,希望诗人仔细想一想。对“明月枝
头叫”这一句,苏东坡将它改为“明月枝头挂。”苏东坡认为初升的月亮好象挂在树枝上一样。苏东坡
又认为狗怎么能在花心睡觉呢?狗应在花阴下睡觉,于是他把“黄狗卧花心”句改为“黄狗卧花阴”。
苏东坡将王安石的两首诗改动了三句,还未见王安石起床,便不再久等,迳自回家去了。
王安石起床后,来到书房看到他的诗被苏东坡修改了,便摇摇头说:“太自负了,非给他点教训不
可。”于是苏东坡被贬到黄州。苏东坡到黄州后,看到黄州的菊花是落瓣的,才意识到自己改错了王安
石的“吹落黄花遍地金”的诗句。
不久,苏东坡又被贬到遥远的儋州(今海南)。每逢深夜,东坡都看到树上有一种鸟整夜吱吱喳喳
叫个不停。他访问当地群众,知道这种鸟叫明月鸟,从而领悟到自己又改错了“明月枝头叫”的诗句。
元符三年(
1110
年)苏东坡获赦,准备北归。王安石通知东坡从海南渡海,到合浦乘船溯南流江
而上到永州
。
苏东坡渡海到廉州后
,
便经常看到廉州的小孩手上拿一朵紫色的小花放在嘴边喊
:
“黑狗、
黄狗、白狗罗、罗、罗
……”
经小孩这样一喊,小花的花心便爬出几只小虫。苏东坡感到奇怪,便问小孩
这是什么花?花中爬出的是什么虫?小孩对他说:“这叫狗罗、罗花,花中爬出的小狗,有黑狗、黄狗、
白狗,只要你喊它,它便爬出来的。”这使苏东坡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被一贬再贬的原因是错改了老
师王安石的诗。王安石让他到黄州、儋州、廉州等地体验体验,增广见识,使自己不要过于自负。诚然,
苏东坡从被贬黄州、儋州,量移廉州,主要是因为政治上比较保守,反对王安石变法。传说并不等于历
史。(以上这段引自合浦政府网)
看了上面这两种说法
,
再看看图片和下面的介绍
,
你觉得那种说法更符合实际一些呢
?
关于五狗卧花我在网上收集了一些资料,附在下面:
牛角瓜
Calotropis gigantea (Linn.)Dryand.
科
名:
萝摩科
Asclepiadaceae
牛角瓜又叫五狗卧花、牛角瓜、断肠草、狗仔花。其花雄蕊像
5
只小狗蹲在花心雄蕊周围,故名狗
仔花和五狗卧心;其果实状如牛角故名牛角瓜。牛角瓜果实有毒,可杀虫和驱蚊,在树周围一般很少有
蚊虫。但牛角瓜的花却招惹昆虫,常有黑的蚂蚁、黄的蜜蜂和变白的蜘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