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石潭记》,说“卷”字的音与义

(2009-12-29 08:41:06)
标签:

转自博友

杂谈

语文课本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六)(2009-11-23 06:51:11)
  

本文的题目是:从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说“卷”字的音与义。——兼答给桑梅朵。

1116日,给桑梅朵老师在我的旧博客上留言:“请教侯老师,《小石潭记》‘卷石底以出’‘卷’的读音应是‘quan’,还是‘juan’?”

今特回复于此。

初中语文课本《小石潭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课本注:“[卷(quán)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课本注这里的“卷”读“quán”是对的,注为“翻卷过来”则是错的。

《诗·邶风·柏风》:“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意思是,我的心不是席子,不可以卷起来。

上面意义读juǎn。这个意义后写作“捲”,今又简化作“卷”。

试想,山陵怎么能像席子一样“翻卷过来”?谁见过像席子一样卷起来的山?

柳文里潭底的石如果只“翻卷过来”,就只能是一种形态,又怎么能“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屿”、“ 嵁”、“岩”分指山坡、岛屿、嵁岩、崖岸,是四种形态,不是一种形态。而且山坡、岛屿、嵁岩、崖岸都不是“翻卷”的形态。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

(1)“全石以为底”,施事者是谁?“卷石底以出”,施事者又是谁?课本注: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深水为“潭”。“水”在没作拟人化的写法时能作施事主语吗?后文的“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潭”使“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的吗?是“潭”使石出潭后“为坻,为屿,为嵁,为岩”的吗?这样的话,这里的“潭”就是灵物了。

《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古人认为,天是有意志的神,只有上天能造万物。这里的施事者也是天,不过柳宗元没有说。

(2)“卷石底以出”,“卷”是谓语,“石底”是宾语,是动宾结构;讲成“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则“卷”跑到后面去作谓语,而“石底”却跑到前边去作了主语,成了主谓结构了。课本虽然通过变换词序把这句说通了,但这是注者自己通的,不合原文的语法,也不是柳宗元的原意。

“卷”字在古代还有什么意义呢?

《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毛亨《诗序》:“卷,音撬曲也。篇内同。”郑玄笺:“卷,曲也。”“有卷者阿”意思是,有屈曲的大陵。

上面意义读quán,是“曲”的意思。

本文“曲”后有“石底”作宾语,“曲”没有带宾语的能力,所以要用作及物动词。

上文的意思该是:(上天把)整个的石头作为潭底,接近岸边的地方,让石头的潭底屈曲而突出水面,形成山坡、岛屿、嵁岩、崖岸。

“卷石底以出”该这样注释:卷(quán):曲。与“直”相对。这里用作使动,使……曲。以:连词,相当于“而”。

笔者仅以拙文复给桑老师,并就正方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