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农村重要农业经营主体,为更好地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湖南怀化市农村信用社大胆创新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金融营销模式,加强了金融对专业合作社“锲入力”,有效促成了“银社”联姻,有力破除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瓶颈,推动了互利共赢局面形成。近三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累计投放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16.7亿元,已占全部涉农贷款的10.7%。
一、推进“三大金融创新”,促成资金供需对接
第一,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怀化农信社改变过去“扶贫式”信贷支农方式,推出了适应农业合作社信贷模式:一是集团贷款。即由合作社经济实力最强的核心成员统一向信用社贷款,然后以预付定金形式分解给其他成员使用。为弥补硫磺熏干的缺点,溆浦龙庄湾信用社贷款63万元给金银花协会,支持其购买36台烘干机赊销给会员农户使用,农户用烘干的金银花抵偿机械欠款,采用这种新工艺加工出来的金银花比市场价净增3-4元/公斤,《湘蕾金银花》也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二是混合贷款。即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统一与信用社商定贷款期限、规模及对象,信用社向农合组织成员分别提供信贷支持。中方农信社发放40万元贷款支持牌楼镇陈家湾村张家垅苗圃协会,生态苗圃基地迅速增加至2 .5万余亩,每年可为村民增加收入160 余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苗木村”。三是单户贷款。即农民专业合作社单户成员分别向信用社申请贷款。如沅陵县官庄镇茶叶种植协会按照社员的入股比例分别向当地信用社申请贷款128人次,共获得信用社贷款支持137万元,去年户均创收8600元,人均增收2500元。
第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怀化农信社通过创新服务方式,有效实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贷款供给与需求对接。一是完善信用贷款方式。按年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在此基础上授予不同信用贷款额度。对AA级及以上专业合作社,信用额度不超过授信总额的20%,最高可达50万元;对会员信用额度由原来的1-3万元提高到3-5万元。如沅陵县农信社在今年3月份开展的创建“信用镇村”活动中,一次性核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及会员贷款证386个,发放信用证贷款73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6万元,同比增长53.1%。二是改进联保贷款方式。对有产业支持的协会和基地农户,5户及以上均可组建联保小组,10户及以上均可建立信用共同体。如中方县铜湾镇原有5家乌骨鸡养殖户,均因抵押资产不足无法获得贷款支持,2016年5月,这5家养殖户组成联保小组,向信用社申请贷款,17万元的资金及时得到解决。三是创新担保方式。由实力较强、经验丰富的社员担任组长,贷款由组长带头联保。如溆浦县坪里村小组,由种植大户邓龙瑞提任组长,向信用社贷款15万元,帮助30户草莓会员解决担保难问题。现已发展周边乡村会员108人(户),带动农户180户,已实现产值480万元,人均收入1.2万元。
第三,创新信贷营销模式。一是简化手续。怀化洪江市信用社根据生猪养殖合作组织的“会员证”,为入会农民办理“农户贷款信用证”,农户凭贷款证可到信用社随时获取限额内贷款,信用社坚持贷款授信、发放贷款证、送贷上门一条龙服务。从2009年以来累放贷款1526万元,支持829户入会农户发展生猪养殖。二是搭建营销平台。怀化市农信系统共设置“农贷专柜”235个,“个人客户信贷服务中心”56个,“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42个,推行“一站式”服务,建立支农信贷快速服务平台。三是推行差别利率机制。改变过来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的机械模式,平均优惠5-10个百分点,吸引更多的农合组织及会员,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优质客户群。
二、结出“三大社会硕果”,实现经营互利共赢
其一,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一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末,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89个,参加农民27.4万户,带动农户30.1万户;参加组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5648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高1483元。二是信贷覆盖面扩大。近三年全市农信系统新发展龙头企业6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9个,专业大户和开发业主561户,协会和基地农户2849户,支农覆盖面提高6.5个百分点。三是抗风险能力增强。溆浦县江口镇坨里村有种植百合的传统,过去由于没有成立合作组织,村民们饱受了市场风险的折腾。自2009年成立百合合作社以来,通过聘请农技人员对品种选育、试验、技术服务,效益大大提高,百合社员增加到421户,去年户平创收11980元,人平增收4600元。
其二,提高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信用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会员的信贷支持,增强了该组织对农户的吸引力,解决了农业生产小规模、分散化、低效率问题。如在怀化农信系统支持下,当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其中“靖州茯苓”牌药材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麻阳”牌柑橘畅销全国30个省、市、219个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并出口到俄罗斯、蒙古等国,还被中国土特产年鉴命名为“中国冰糖橙之乡”。
其三,拓展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成长空间。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有效信贷支持的同时,也为自身发展壮大赢得了良好机遇。截至2016年8月末,全市有885家农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与农村信用社建立了信贷关系,占全市专业合作机构总数的68.7%,累计获得贷款6.7亿元,贷款年均增速达12%;全市农村信用社2016年末实现账面利润11234万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贡献度超过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