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搞活农村金融服务中心应破除五大瓶颈

(2017-01-29 09:35:32)
标签:

杂谈

农村金融服务中心是近年推出的以支持“三农”为目的信贷服务体制,其特点是打造乡(镇)政府与涉农银行共同管理农村信贷的综合性功能平台,其目的为“三农”提供方便、快捷信贷服务,有效缓解农民贷款难。从实践看,设立金融服务中心提高了地方乡(镇)领导对金融工作的驾驭能力、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降低了银行贷款风险、提高了农村信贷覆盖水平,并深受广大农民称赞。但由于存在认识不到位、人员不稳定、经费困难、政策不配套等矛盾,影响了金融服务中心稳固和发展。对此,笔者认为搞活农村金融服务中心,亟需破除“五大瓶颈”:

一破认识瓶颈,把准发展方向。当前,政府与涉农银行存在畏难情绪、无所作为和敷衍了事等模糊心态,形成了认识瓶颈。对此,应消除思想障碍:加大政府与银行沟通力度,通过对县、乡(镇)、村基层干部开展金融知识培训班的形式,澄清模糊认识,增强金融工作重要性认识,培育经济与金融相融相生理念;组建金融宣讲团,营造银政合作舆论环境,提高对金融服务中心作用的认识,自觉转变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参与,凝成一股绳,形成推动金融服务中心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破管理瓶颈,把准发展原则。当前,乡(镇)政府与银行在信贷项目决策、信贷规模掌控、机构管理权等方面存在矛盾,形成了管理瓶颈。对此,应尽快完善相应管理制度:构建信贷权力与责任对等机制,把信贷权交给服务中心,实施贷款质量与政绩挂钩,使贷款“三查”、“三包”制度落到实处;建立互信协作机制,政府与银行共同搭建调查研究、贷款可行性分析等交流平台,在贷款发放上充分协商,增进互信,提高管理水平;推进和完善农户信用评级和信用数据库建设,为贷款决策提供准确信息;确定原则合作,把住风险防控底线,即政府尊重银行信贷自主权,减少行政干预,确保贷款质量;银行以发展经济为己任,把住农村信贷工作指针,增加“三农”信贷投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形成推动金融服务中心的强大管理动力。

三破政策瓶颈,把准发展难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心存在管理模式、贷款利率、财政扶持等政策缺位,形成了政策瓶颈。对此,应出台扶持政策: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政策,降低“三农”成本,推动农业信贷项目发展;创新贷款管理模式,打破传统担保抵押模式,推行土地经营权、林权、房屋等新型抵押贷款方式,确保农民贷款顺利;减少贷款审批环节,缩短贷款时间,确保贷款及时性和有效性;实施财政补贴制度,对银行发放低利率贷款和减少的服务收费,各级财政给予贴息和补偿,形成推动金融服务中心的强大政策动力。

四破激励瓶颈,把准发展重点。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心缺乏相应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形成了激励瓶颈。对此,应尽快推出激励措施:建立贷款呆账损失准备基金,各级财政和涉农银行共同出资,对形成的农业贷款损失给予冲销抵减;设立农业保险机构,把农业贷款全部纳入保险范围,防止自然灾害造成贷款损失;各级政府设立奖励基金,对金融服务中心管理完善、成效突出的乡(镇)政府、涉农银行进行奖励,提高信贷积极性,形成推动金融服务中心的强大激励动力。

五破人才瓶颈,把准发展精髓。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中心由乡(镇)政府和涉农银行抽调人员临时拼凑而成,缺乏稳定的工作人员和金融专业人才,形成了人才瓶颈。对此,加大人才和机构管理力度:设立常设机构和固定办公场所,由乡(镇)和涉农银行抽调专门人员组成工作机构,配备金融专业管理人才,变临时管理为常规金融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县财政和涉农银行在经费上给予安排,保证业务开展经费需要;建立科学的工作考评机制,完善考核内容,加大考核力度,与业绩、政绩挂钩,确保支农信贷工作落到实处,形成推动金融服务中心的强大人才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