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你工作的幸福吗?什么样的工作能够既确保获得自己满意的收入来源,同时又有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呢?今年登上了职业幸福感“顶峰”的就是--自由职业者!
在“影响职业幸福感的十大因素”排行榜上,收入排在第一位,其次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再次是个人发展空间,职场人际关系和个人兴趣的实现分列第四、五位,排在第六至十位的依次是:福利、工作为自己带来的社会声望、领导对自己的看法、职位高低、单位实力。与收入“高高在上”的地位相应的是,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最能提升自己幸福感的待遇、福利是年终奖。此外,带薪年假、旅游度假、健康体检、绩效加薪等待遇、福利,也都能够对职场人的幸福感提升起到较大作用。虽然大部分受访者对于“钱多”表现得还算“超脱”,但在收入面前却显得有些“计较”。四成受访者坦承,“提高工资水平”对幸福感的提升帮助最大;收入的高低与职业幸福感则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
这让我想到《蜗居》中海萍的一段台词让一些人觉得是在说自己:“每天一睁开眼,就有一串数字蹦出脑海,房贷6000,吃穿用2500,冉冉上幼儿园1500,人情往来600,交通费580,物业管理三四百,手机电话费250,还有煤气水电费200,也就是说,从我苏醒的第一个呼吸起,我每天要至少进账400这就是我活在这个城市的成本。”
“二线城市”我们其实幸福很脆弱。我们暴富没有快进键、工作没有暂停键、晋升没有快捷键,永远都是老板的播放键,阶层地位没有锁定键。一个政策调整、一次金融冲击、甚至一场重病,都会将其积累格式化,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
但是!因此就不活了吗?!
就抑郁了吗?!
似乎我们不能这么不负责任,你想拥有幸福,那么你自己必须自强,也就是你自己先要
变得很强大,罗胖说,这个世界只有强者才可能拥有发言权,也就可以支配这个世界,
也就可以选择自己的幸福。
所以,打起精神吧!为了幸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