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观影《唐山大地震》

(2010-08-01 10:56:58)
标签:

“静”言

杂谈

分类: 静言——留点感觉给自己

     我还是食言了,坐在电影院之前,我一直是畏惧着的,害怕惨烈的镜头、害怕孩子无助的眼神、害怕自己无处安放的纠结、更害怕众人面前的泣不成声,第一次感谢剧透,因为在知道了大概的故事情节和众人总结的影片“哭点”之后,我少许安心的走进了电影院。

 

我依然尊敬冯小刚导演,他在镜头中所展示的人性悲悯和小人物的悲哀都曾经深深吸引我,为此曾连着两次走进影院的去看他的电影,实习的妹妹告诉我:“《唐山大地震》你一样会想两次进影院,真的,值!”

 

第一次在影院里看到《唐山大地震》的预告片,我就纠结了很久,我和老公开车回家,笔直的道路,橘黄色的街灯铺撒下来,我跟老公说:“如果灾难来了,可儿怎么办!”老公坚定地说:“不会,不会有灾难,可儿会很好!一定!”从成为父母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不敢触及关于孩子受伤的一切,总怕那些个不好降临于可儿,虽然我也会时常想:“还有什么比现实社会更残酷,她总要去经历和摔打!”可是,我们却会极尽所能的去帮助可儿远离甚至跨越灾难和痛苦。

 

影片终于是在默声中开始了……,黑底白字的介绍着主创,影院里顿时有了压抑的感觉,我深深的吸口气,迎接即将铺面而来的感动!

 

东经118.2°,北纬39.6°;公元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8秒,那次在灾难如一道伤疤再次被撕开了包裹,血淋淋的一点一点露出来,哦,忘了说,我们那天去看电影的时候恰好是唐山大地震34年的纪念日!于是,观影更具意义。

 

高科技的摄影技术让地震足够真实,大地震动的时候,我心绞的疼,呼吸困难,使劲咬着指甲也未能阻止眼泪的飚出,害怕是其一,担忧是其二,我自私的幻想把可儿置身于灾难,于是,我几近憋过气,那种痛也许只有为人父母之后才会有。小方登在预制板下轻轻一合眼的泪滴,却犹如一颗巨石一般的重重砸在我的心坎——痛!!实话实说,扮演少年时期方登的小姑娘张子枫比成年之后张静初的饰演更得人心,更真实,更震撼。

 

这部影片抛开灾难时的催泪弹,我个人认为赢在了细节,却败在植入的广告。几个细节是我忘不了的:地震开始,徐帆那一声近乎于撕裂的呐喊:“孩子……”,如果是我,大概也会如此的激烈而不能自已;该救两个孩子
中的哪一个时,徐帆呐呐自语的颠疯状态,如此揪心如此真切;陈道明帅气脱掉军装,迅速而不失力道的那一记巴掌打得痛快淋漓,却也打出了多少父母的怨气;方登多年后无情归来,父亲陈道明的突然爆发,拍打着沙发大声呵斥:“担心?!这么多年你知道我有多担心?!”的时侯,我却笑了,因为多像我们的爸爸,爱的深切才会如此暴怒,但是转身看到外孙熟睡的模样之后的那一转脸孩子般的笑容,却让我泪流满面,每一个父母最后都像孩子一般的单纯和健忘,所以我们得像爱自己孩子一般的去呵护我们的爹妈;得知方登要回来,徐帆包饺子的双手颤颤巍巍的不能控制,我又没能抑制的抽泣,是啊,母亲多年来的愧疚此刻根本不可能用眼泪诠释,恐惧与喜悦交融只能在都抖动的身体里一点点被筛出;那盆时隔32年承诺的西红柿出现在镜头里时,电影院里一片啜泣声,母亲总是惦记着那些个大的小的的承诺,我们呢?(不得不说,影片中徐帆和陈道明的演技是最好的!)

 

看完电影,静坐在影院里回味的同时,反而有了释怀的感受——能活着,不容易;既然活着,就好好的活吧!灾难惨烈它也只是瞬间,最可怕的是记在心头的那一抹仇恨,刺到对方也捆住自我,放下!才能寻到幸福。

 

影片中读懂了亲情、看透了生存,冯导的影片,再次让我——足矣!

             观影《唐山大地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