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是一周年!

(2009-05-12 16:35:15)
标签:

“静”言

分类: 静言——留点感觉给自己

   翻看自己的博客,从2007年12月10日的第一篇文字开始,我已经在自己的博客里写下143篇文字,2008年实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太多的回忆在2008年积累并且绽放,无论是婚姻中的温暖、还是灾难前的悲痛、无论是奥运盛事的骄傲,亦或者是平淡生活中的纯净。

 

   2008年于中国是一个拐点,于自己又何尝不是?我们都是大环境中的芸芸众生,岂能跳脱,于是经历着、感受着、思索着、感叹着、前行着!

 

   纪念——因特殊而极具含义,为领证一周年纪念、为婚礼一周年纪念,这些似乎都太自我、太渺小。今天为灾难而纪念、为生命而纪念,不忍心再去回顾那些个片片废墟瓦砾、更乐意充满希望的去展望那些个美好未来,虽然知道这个过程太过艰难和复杂。

  

   今天的《大话王中王》,个人认为是难得的,徐洋——第一批进映秀的军人代表,马佳——第一时间发回报道的媒体代表,将他们一起邀来直播室,我们一起聊到刚刚过去的这365天,最后我们将话头落在了“回归”,这365天,我们从灾难回归到平静;这365天,我们从无限崇高回归到简单真实;这365天,我们从英雄回归到凡人;这365天,我们从突变回归到平淡;这365天,我们从激情澎湃回归到理智思考;这365天,我们从近乎于神回归到平凡的人。回归的历程是艰巨的、甚至会撕心裂肺的,但还好,我们真的回归了。我们深刻的明白:“不回归又能怎样?!”,生活还得继续。

 

  “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时,各家媒体都极尽所能的展示着365天,新一期的新周刊再次抛出一个不一样的视角——经历“5.12”的人们的新生活,对啊,旧的不能复制,新的亟待开启,一年后的今天,一切都是新开始!

 

   一早儿,刘菲给我推荐一篇稿件,看过被其中的真实的言语而震撼,可惜只能看,不能说,也许这就是现实和现状,抱怨不能换化成前行的力量,于是省去了,给自己、给我们留一些期许吧——好好生活!

 

 转过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也一切分担:

                     他们是为我们而死的——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祭

    他们的死,替我们担负了渺视自然和常识之罪,把全社会的心力粘合在一起,磨炼了我们的经验和意志,令中国得以及时加固防御天灾之盾,重修社会共济和健康生活方式之门。

  汶川大地震,对你来说真的很重要吗?

  地震远在千里之外,你有过几秒钟震感,之后你毫发无损,你的亲人也没有遇难、受伤或失踪。你在安全的房子里舒服地住着,看了电视,捐了款,写了诗,在国悼日期间掉过几回泪,当了回志愿者,然后你兴高采烈地看奥运,一如既往地聊八卦、参加旅行团、写博客、玩游戏、领年终奖、看春晚、欢庆新年、加班、出差、凑饭局、炒股、过日子。 在大多数日子里,汶川大地震这件事,于你就像没有发生过。

    你也许要辩解:地震死了很多人。

    但这一年死去的中国人很多啦,道路交通事故死了73484人,其他生产安全事故死了17688人,水灾死了6 86人,雪灾死了162人,法定传染病死了12622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和缺血性心脏病死了200多万人,还有其他类型的病亡者、自杀者和刑事犯罪中的被杀者。这一年在自然灾害中死去的外国人也很多啊,印度山洪造成2600多人死亡,巴西洪水和泥石流造成80多人死亡,海地飓风造成500人丧生,缅甸“纳尔吉斯”热带风暴造成近7.8万人丧生。

  你也许要继续辩解:地震改变了国家,也改变了你的观念。

  的确,地震震出了国家意志和国民行动力,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景象令国民和世界折服,甚至可以得出大写的人、大爱、中国式总理、国民性的伟大、新世代的成人礼、信息传播的透明、世界的援助、民间力量的积极性、民族心力一致的必要性、敬畏自然等十大启示。但面对不公不义的社会现象和沉疴已深的结构性社会矛盾,你还是会颓然长叹,明白地震带来的正面社会能量有限,国家的进步和社会的进化难以毕一日之功。

  说到底,汶川大地震的众多意义都是解读者附加的,你对待汶川大地震的心态,源自人之所以为人、你之所以为你的基本品质。

  看了电视直播,拒绝再看。因为怕自己会对灾难的残酷麻木。

  捐了款,仍觉得心虚。因为知道自己没有倾囊以授,斤斤计较之余还有攀比之心。

  写了诗,仍觉得软弱。因为知道自己只是及时发泄了悲伤或感动的情绪,疗了自己的伤。

  流了泪,仍觉得冷漠。因为知道自己只是为灾难而哭,甚至不知道那数万亡者姓甚名谁。

  去了灾区现场,还想再去。因为知道自己看着灾民的眼睛,能帮助他们圆一些小小心愿。

  帮助了灾民,仍觉得无助。因为知道自己的作为只是亡羊补牢、沧海一粟。

  深深地记住了,仍怕有一天会忘记。因为知道自己健忘,而社会可能比自己更健忘。

  ——这,才是真实的你。

  即便于你自己没有一点好处,你仍真心希望生者得到补偿,重建规划真的能在两三年内完成;亡者得以安息,政府能尽早收集公布地震死亡者和失踪者名录;贪污腐败和官僚主义在灾区重建过程中消失无形。

  地震早过去,灾区未完成。你偶尔想象自己是他们,或他们的亲人,想象他们是否对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答卷” 感到满意。灾区的亡者和幸存者都是有各种各样缺点的普通人,但你希望国家、社会和你在面对他们的时候,没有瑕疵。

  因为他们是为我们死的。他们的死,替我们担负了渺视自然和常识之罪,把全社会的心力粘合在一起,磨炼了我们的经验和意志,令中国得以及时加固防御天灾之盾,重修社会共济和健康生活方式之门。

  时近一周年,你会加入国人悲祭汶川大地震之列。且诵奥登的《葬礼蓝调》,他为恋人所作,似为今天而写:

  停止所有的时钟,切断电话/给狗一块浓汁的骨头,让他别叫/黯哑了钢琴,随着低沉的鼓/抬出灵柩,让哀悼者前来。

  让直升机在头顶悲旋/在天空狂草着信息他已逝去/把黑纱系在信鸽的白颈/让交通员戴上黑色的手套。

  他曾经是我的东,我的西,我的南,我的北/我的工作天,我的休息日/我的正午,我的夜半,我的话语,我的歌吟 /我以为爱可以不朽:我错了。

  不再需要星星,把每一颗都摘掉/把月亮包起,拆除太阳/倾泻大海,扫除森林/因为什么也不会,再有意味。

  汶川大地震是国殇。

  8万7千余名遇难者是为我们而死的。

  中国社会脱离生活惯性与常规思维,投入灾后救援与重建。

  政府和公民都在积极行动,努力填补“5.12”留下的巨大空缺。

 “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语)

  汶川不会变成忘川,但只有行动者才最有资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趣事小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