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标签:
“静”言杂谈 |
分类: 每天进步一点点 |
2009年1月刊的《新周刊》——“向最讨厌的人学习”,真的收录了很多的好内容,摘抄下来,和各位一起分享: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不觉得别人讨厌是修身,向讨厌的人学习是修行。
讨厌的对象身上,也有你欠缺的正面品质,他们使这个时代的标尺,检阅着你的宽容、气度和自信。
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讨厌只是一种姿态标榜和心理平衡术,学习则使人进步。
谚语说了上句:可怜这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
人们的普遍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
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换取某种平衡和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如何对待异类分子,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非是成功学的选择,而是基于一种心智的成熟。
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
“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你,尤其是议论你不好的一面,其实是件挺有趣的事,至少你可以知道,原来你的一举一动可以被解读得完全不同”。
老一辈人说,少说话,多做事,看看人家爱因斯坦,跟在他名字后面的永远是相对论,而不是他的婚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