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2009-02-24 10:48:55)
标签:

“静”言

杂谈

分类: 每天进步一点点

   《新周刊》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本杂志,对于我们这种每天需要更新自己知识储备但又苦于没有多余时间的人而言,它实在是一个很好的老师、朋友、探讨者、指引者。

 

    2009年1月刊的《新周刊》封面上赫然几个鲜红的大字——“向最讨厌的人学习”!这个的主题非常“新周刊”,看过之后真的受益匪浅。

 

    先要申明一下,我从小就不是个安生的娃儿,好动且喜欢耍小聪明,这种习气也沿袭到看书,不到绝对的静心,我是绝对不会碰触大部头的书籍,因为看书本是喜好,而非炫耀的资本,买了而不看,看了而不记,看书也就没有了最原始的意义,所以现在更喜欢《新周刊》这样主题鲜明、立意新颖的快餐文化的代表——杂志!因为总不是用心记内容的主儿,所以在每一次阅读的过程中,我会用荧光笔勾出认为精辟的话语或者对自身节目有用的辞藻,这样需要记忆的内容大大减少,反而能够完全吃透内容,并了然于心。

 

2009年1月刊的《新周刊》——“向最讨厌的人学习”,真的收录了很多的好内容,摘抄下来,和各位一起分享:

讨厌,很感性;学习,很理性。

 

不觉得别人讨厌是修身,向讨厌的人学习是修行。

 

讨厌的对象身上,也有你欠缺的正面品质,他们使这个时代的标尺,检阅着你的宽容、气度和自信。

 

讨厌是刹车,学习是踩油门;讨厌只是一种姿态标榜和心理平衡术,学习则使人进步。

 

谚语说了上句:可怜这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

 

人们的普遍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

 

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换取某种平衡和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如何对待异类分子,是宽容、借鉴、欣赏、接纳、还是怀有偏见?这绝非是成功学的选择,而是基于一种心智的成熟。

 

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

 

“听到别人在背后议论你,尤其是议论你不好的一面,其实是件挺有趣的事,至少你可以知道,原来你的一举一动可以被解读得完全不同”。

 

老一辈人说,少说话,多做事,看看人家爱因斯坦,跟在他名字后面的永远是相对论,而不是他的婚外情。

向最讨厌的人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