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电影血与骨

(2008-06-19 10:37:43)
标签:

新书出炉

香港电影血与骨

杂谈

分类: 新书出炉

http://i26.tinypic.com/25f85dy.jpg

封面海报:《性工作者十日谈》(邱礼涛,2007)

 

本书内容简介

自我定位为「草根影评人」的汤祯兆,从过去港产片与现实对照的启悟,化为今日社会解读式的影评,搭配香港的场景与影像,两相对照之下,建构出香港电影与香港文化彼此呼应的阅读趣味,更是对香港电影深化理解与另类阅听的示范解说。

 

汤祯兆是另一个香港文化评论界的「游离份子」,他的观察对象除了香港社会本身,又包括了日本通俗文化。这在香港文化圈较少见(比较起来,台湾通日文、谈日本的人多得多),但他的选题择材颇出人意表(譬如以通俗文化和社会学观点研究日本AV产业),观察角度也独树一格(他谈台湾导演杨德昌的角度就前所未见)。

──台湾资深媒体人詹宏志

 

我离开香港电影圈很久,真不知道这几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而汤祯兆干脆把近年港产片现象回顾的文章归类为「王小二过年」,反宣传的危步履冰,如人饮水如试提笔。流金岁月人人爱,低迷幽谷注定乏人探路。汤祯兆亲身去体验港产片的贫穷岁月,由检视明星光环开始,自我重构实时的神话经典,江湖鬼魅并举,任狂徒暴走后终以忍耐结束--是该有这样的书了。

──香港文化人陈冠中

 

时至今天,我仍然认为这种对「(物质) 贫穷」的旣恨又爱,和不断不断藉电影来宣泄不安全感的社会诉求 (所谓市场需要),是香港电影要脱离港产片心态 (价值观),放眼世界大展拳脚的最大阻碍。

──香港剧场才子林奕华

 

香港电影最决定性的文化要素,就是暗渡陈仓、正言侧说、虚实交错──努力回避黑白分明的判断陈述,正面去看是容许广阔的诠释空间,反面而言也可架起保护网,让他者难以批评导演的意涵企图。

──汤祯兆〈寻找香港电影的文化特质〉

 

出版部:100 台北市罗斯福路四段60号3楼 (02)23684938 转146

同行订购请洽:(02)23687226 转106

书店经销代理: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 TEL(02)27953656 FAX(02)2795410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