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奇特现象,就是舆论与走势背离,很多人把股市的新政策,比如:优先股、注册制、甚至IPO都解释成对银行股的利好,叫好声不绝于耳,现实是银行股不断下跌。如果你不带偏见的看看K线,就会发现,银行股已经进入熊市,民生银行与兴业银行就是典型代表,它们一直顺着20日均线下跌,下跌已经持续三个月,主流媒体对此视而不见。前几天出现一个重要事件,在沪市大宗交易平台,安邦保险高调“买入”招商银行,成交高于市价10.7%,价格是12.07元,成交11.33亿股,金额高达136.78亿元,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银行股熊市开始,多方败象已现,行为不合常理,卖方身份存疑,没有必要以涨停交易,更没有必要一天成交136亿,无论怎么解释这种交易都是荒唐的,这样利益输送是引火烧身,这样投资更不合常识,明显是一个引人上钩的作秀表演,136亿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可以达到吸引眼球的作用。中国版“皇帝的新装”比原始故事好笑,叫嚷没穿衣服的正是皇帝自己。
看好银行股的人很多,这是很自然的,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庞大的群体,从博弈的角度看,银行股也不会涨,不是说股市少数人赚钱吗?如果这个群体都涨,那不成了多数人赚钱了?股市中多数人赚钱的情况也是有的,就是牛市,实际情况是,牛市非常少见。在我们国家二十多年发展历史上只有过一次超级牛市,在2007年股市涨到6124点,有的银行股翻了6倍,也带动指数翻了六倍。在这之前与之后对它进行过几次小的炒作,从历史的角度看银行股被爆炒的概率是很低的。基本面上看也一样,银行股都差不多,一家银行如果有一个赚钱方法,其它银行很容易模仿,并不存在障碍,能发现银行股优点的人,仅仅是在因为他的爱。
在熊市到来时,持有优质股的人更容易受到伤害,持有这些股的人更脆弱,他们把钱投入自认为安全的地方,而投资圾垃股的人情况相反,他们有准备,在面临逆境时比持有优质股的人坚强一些。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价格越来越低,脆弱的穷人会变的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股票价格不断创出新低,产生新的弱者。《道氏理论》罗伯特·雷亚说:在熊市中,优质股票也会同劣质股一样受到伤害,因为人们总会出售那些以一定价格肯定能出手的股票,以期保护那些以什么价格都出不了手的股票。在大萧条时期,从未投过机的人们不得不把很好的股票从他们的保险柜中拿出来,给价就卖。因为生存需要钱,无论蒙受多大损失,也要把这股票换成现金,这些人创造了“以防万一”基金,现在“真的出了万一”。⑴p.59
我认为什么股票都会有人喜欢,无论是优质股还是所谓劣质股,大家都是一样的,可总有人认为买入优质股的人存在智力和道德上的优势。买入银行股当然可以,但要有心理承受力,可能会难受很久,不要跌了受不了,长期与短期完全不一样,短期亏很多钱,不等于长期就一定亏钱,更不等于长期一定赚钱。现在银行在下降通道中,这种庞然大物,惯性很大,买入属螳臂挡车,最后我祝投资银行股的投资者好运。

图一,民生银行K线图。
下面是我要在微博中画的几张预测图,现在已经被证明正确。



⑴.《道氏理论》 [美]罗伯特·雷亚 著。 刘志刚 译。出版社 地震出版社 2013年1月第二版。
p.59。
2013年12月13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