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林匹克之泓水之战

(2012-08-04 14:36:19)
标签:

奥林匹克精神

于洋

王晓理

齐桓公

宋襄公

易牙

文化

分类: 随笔
  中国羽毛球选手于洋王晓理,希望选择下轮比赛的对手,故意输球,结果因消极比赛,被世界羽联取消比赛资格,这个处罚是非常不公平的,郁闷,生活中,如果有人犯罪,也是应该按法律处置,而不是按道德办事,道德有很多说法,而法律只有一个。中国体育代表团对这一处罚结果发表声明中说:于洋王晓理赛场上的这种行为,违背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和体育公平竞争的精神,中国代表团对此感到痛心,并坚决反对、严厉批评这种行为。中国奥委会历来反对任何人、任何队伍、任何形式的违反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做法。关于奥运会,人民日报有篇文章叫:《崛起难免遭诋毁大国应有强韧心态》,这文章一看标题我就觉得它跟诸葛孔明自比管仲、乐毅象。

   在另一边,自行车男子团体竞速赛中,由菲·辛德斯、克·霍伊、简·肯尼组成的英国队获得金牌,辛德斯赛后接受采访时透露,在预赛中他为了获得重新出发的机会而故意摔倒,英国队才得以顺利进入决赛。有记者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问国际奥委会是否打算就此事展开调查时,国际奥委会新闻发言人马克·亚当斯回答说:“我已同国际自行车联盟就此事进行了沟通,他们对全部情况都了解得很清楚。他们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理由质疑比赛结果,国际奥委会也如此。”

   于洋王晓理她们并没有违规,只是想在下一轮比赛中处于有利地位,结果被外人欺负,还被中国体育代表团抛弃。有人说这是愚弄观众,这不成立,她们把真实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不想赢就是她们的想法,如果她们真全力以赴的输了这场比赛,那可真是打假球了,这场比赛问题出在她们的对手韩国组合郑景银金荷娜也不想赢,否则戏就很容易演了,皆大欢喜。观众喜欢运动相互残杀,买了票花了钱,就是来看这个的。他们不喜欢真实的情况,非要看演戏,越血腥越好,还穿着道德的外衣,很多时候越是缺德的人越喜欢道德,越不道德,几乎相当于强奸,双方都不愿意打,非要让人打起来才开心,于洋王晓理毕竟不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的毕业生,演的与著名演员确实有些差距,化妆也不专业,没演成全力以赴,难为人嘛,外人是很难强迫别人全力以赴的,也根本无法判断什么叫全力以赴,强扭的瓜肯定不甜,而观众就喜欢。这件事最不道德的恰恰是奥委会,因为他们破坏了规则,想处罚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不想处罚就是没违返规则,全由他们说了算。

   中国人向来喜欢仁义道德,时不时还有大义灭亲的爱好,鲁迅早就说过: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下面抄二个小故事,供大家参考。

   第一故事,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一次齐桓公对易牙说:“山珍海味我都吃腻了,只是没吃过人肉,你如此会做菜,可知道怎么烹制人肉吗?味道又是如何?”齐桓公此言本是无心的戏言,而易牙却把这话牢记在心,一心想着怎样能作顿人肉宴给桓公吃,好博得桓公的欢心。后来他看见自己的儿子,就把儿子杀了给桓公作人宴,桓公在一次午膳上,吃到一盘鲜嫩无比,从未吃过的肉菜,便询问易牙,“此系何肉?”,易牙哭着说,“乃臣子之肉,献于大王尝鲜”。当桓公得知这是易牙儿子的肉时,内心很是不舒服,却被易牙杀子为自己食的行为所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亲骨肉,从此桓公宠信易牙。⑴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他儿子在整个事件中并没有犯错,结果被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吃了。最后齐桓公也不得好死,齐桓公得重病,易牙与竖刁作乱,填塞宫门,筑起高墙,内外不通,令齐桓公饥饿而死。

   第二个故事,讲的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宋国与楚国军队在泓水相遇打了一场仗,当时宋国比楚国弱,可宋襄公爱好仁义道德,他说:“楚国虽然人强马壮。可缺乏仁义。我们虽然兵力单薄。却是仁义之师。不义之兵怎能胜过仁义之师呢?”宋襄公特意做了一面大旗,并绣有 “仁义”二字。要用 “仁义”来战胜楚国的刀枪。楚军开始过河。军师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军白日渡河。等他们过到一半,我们杀过去,定能取胜。”宋襄公指着战车上的“仁义”之旗说:“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等到楚军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阵时。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宋襄公听到此话不由骂道:“你怎么净出歪主意!人家还没布好阵,你便去打他,那还称得上是仁义之师吗?” 宋襄公的话才说完,楚军已经布好阵,列队冲了过来。宋军大乱。宋襄公冲在最前面,却陷进了敌阵,被箭射中大腿。由于宋襄公是个讲仁义的人,对待下属十分好,所以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那杆“仁义”大旗,早已不知丢在何处去了。泓水之战败后,宋国的百姓们对宋襄公都骂不绝口,宋襄公一瘸一拐地边走边说:“讲仁义的军队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义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别人,君子不俘虏年迈的老士兵,善待俘虏。”他身边的将士们听了,都在心中暗骂宋襄公是个无能之人。 

 

                                                          2012年8月4日

⑴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7309.htm

⑵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288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酒店实时房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