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了,凉快,其实还是很热,昨天太热,38度,席子滚烫,我怎么过的?糊涂。
现在的绝对温度并不低,可舒服多了,这是为什么呢?
最近蛮高兴,睡不着时喜欢思考。好象每个人想问题的地方不太一样,传说中,牛顿喜欢在苹果树下,而阿基米德喜欢在洗澡时。自从浮力定律被他发现后,我洗澡时脑子是一片空白,发呆,大部人不能发现这一定律原因,
现在看来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大澡盆,思考的地点也不对,以后炒股赚了钱,买个大的.目前,暂时只能睡不着时想事,想想与经济相关的东西,继续!
二。为什么,一只季报有几角的股票价格只有10元钱?而一只季报业绩只有几分的股票,价格确站在40元?
三。为什么,两个人最初走在一起的时候,对方为自己做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们也会很感动。后来,他要做很多的事情,我们才会感动。再后来,他要付出更多更多,我们才肯感动?
四。为什么象水那样对生命如此不可缺少的东西具有如此低的价格,而对生命并非必不可少的钻石却具有如此高有价格?
思考后,发现这四个不太一样的问题,都与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有关,经济学就象老中医,包治百病。复述一下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消费者在消费物品时,每一单位物品对消费者的效用(感觉)是不同的,它们呈递减关系。
第一个问题,由于在持续的高温中,难过已经衰减,稍微降低几度,感觉差值会很大,很舒服,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慢慢你会讨厌,冬天到了,希望热。
第二个问题,因为此股去年季报只有几厘,今年变成了5分,业绩显爆炸增长,人们认为它明年也许几角,后年变成几元,业绩持续的爆发,可以对抗衰减,所以股价也许会一直上涨,尽管这种持续可能根本就是幻觉。季报有几角股票价格因为无法进步,所以市场感觉不爽,股价最多不动,还可能大跌,涨暂时没可能。实际情况是,它很优秀,而那只业绩只有几分股票,其实是个无赖,看错人了,一场误会。
第三个问题,是张小娴提出的,她早就说了,只是我刚发现,看到它是在一个经济学家的微博上,网上介绍说他是经济学家.中国有不少西方经济学的好学生,我看最好的学生就是鹦鹉,特点是,样子很英俊,身高有些寒酸,大脑体积与灵长类动物差距很大,好在寿命长。他们对西方经济学了如指掌握。中国有没有经济学家,争论比较激烈,没有权威结论,要继续研究。说远了,回来,看样子他被这句话感动了,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这对一个经济学家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我试着解释一下:为了使对方感动,对抗幸福感觉的递减规律性,你必须不断加码,用数量换取质量,才能让对方感觉好些,最后的结果是,被累死,对方仍然无动于衷,我夸张了。结论是没有人可以做好。
第四个问题很著名,这是亚当·斯密在1776年提出的,毕竟是大师,你看人家,看了这个问题后就会发现前面的三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经济学上对这问题,论述很多,我看最著名的是不久前去逝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中的论述,它出现在第十九章,需求与效用论,网上的解释基本者是抄它的。用效用递减原理,可以解释水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水对渴的感觉是递减的,第一杯差最爽,第二杯次之。。。第N杯想吐。水的供应几乎是无限的,最后一杯水一钱不值,没人会买,有点残忍,这相当于你衡定供给地爱,一钱不值,因为这是你的义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