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

标签:
心得体会 |
什么是对的,什么又是错的?我们有特别多的标准来判断。以往在和女儿发生争执的时候,我总是一味地争出个对错来,结果是找出了对错,伤了和气。
慢慢地我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有很多标准的人,表面上看起来随和,不代表内在没有标准
。标准多了之后,人就会活得很累,看什么都会不自觉地用自己的标准做个衡量,符合标准的,称之为“很好”,不符合标准的,称之为“不好”。修行其实就是一个拆墙的过程,逐渐打破和去除内在标准的过程。去掉了所谓的“应该”和“不应该”,不用自己的标准来对待孩子和周围的人,我们的心会柔软和缓和许多,连面部表情和声音也会柔和很多。
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自然会有许多约定俗成的社会规则和标准需要遵守,但我们要知道它们仅仅是社会标准,不能把自己变成标准的奴隶。
假如孩子做了违背社会标准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对待他?
有一种方式是制止他,并且告诉他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不便利。
还有一种方式是制止他,并且告诉他你这样做证明你不是一个好孩子。
当然还有不禁止他,听其自然的方法。
这里最容易被孩子接受且没有副作用的,应该是第一种。这种方法证明你很尊重你的孩子,作为他的父母,你行使了管理者的权利,并且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例如大庭广众之下大声喧哗)。这种方式带来的结果是,下次孩子会明白如何让自己的行为自觉地符合社会标准,这也是对周围人们的一种尊重。
第二种方法是用自己的标准强加在他的身上,禁止他的行为虽然没问题,但同时会引发他内心的抗拒和对立,有可能他下次还会尝试,看看你心目中的坏孩子,是不是真的是大家心目中的坏孩子。况且我们用标准来要求别人,带给他的则是更多的主观影响,还是从“自我”出发。
第三种显然有“放纵”的嫌疑,“子不教,父之过”,孩子从小天性纯良,但还需要做父母的善意引导,倘若无论他如何出格,都不加以任何制止和管束,无疑是养出一个小霸王的节奏。
如何自省自己的标准是不是够多,自己是不是时常用标准和别人对话?
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很容易被触犯,很容易生气,无论是内在的还是表面的脾气,只要烦恼升起,就立刻自省,问自己烦恼到底从而何来?是否因为别人的行为或事情的发生有违自己的标准?试着做缓慢的深呼吸,把自己的标准放下,你会发现情绪很快平复下来,看待别人的眼光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标准越多,烦恼越多,我们和周围产生的对抗也就越多。大度之人,如同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
林君文化交流中心
电话:0086-025-52122509
传真:0086-025-52122509
邮箱:rushilinjun@163.com
微信公众号:
博客:http://blog.sina.com.cn/nanlinjun219
林君所著之《静待花开》当当、亚马逊、京东等网站均有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