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留学和家长的关系
(2014-01-24 09:02:18)
标签:
教育 |
分类: 留学咨询 |
因为在做留学心理咨询这个工作,少不了和各种各样的家长打交道,当我们共同坐下来交流的时候,我会发现孩子的各种表现,完全是家长造成的,这种情况无一例外。
很多家长都不承认这点,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行为都还在无意识中,他们也会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会对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但他们却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正在不知不觉中控制孩子和为他(她)制造麻烦。
诚然,对孩子的无限信任是很难做到的,做父母尤其是做母亲的心,会始终栓在孩子的身上,她不知不觉地就运用自己的那套理论来要求自己的孩子,或者过份的保护他,这点是需要我们警觉的。
我们会发现有的孩子已经很大了,都读高中了,妈妈还在忧心忡忡他的学习,事无巨细的在管,从复习资料到模拟考试;我们也发现有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搞定留学时期发生的事情,但妈妈还是不放心一再的包办代替。
我曾经接到几位家长的电话,他们的孩子已经上了高三很快要毕业了,让我惊讶的是,咨询留学问题的永远都是妈妈,仿佛留学和孩子毫无关系,父母很乐于做一个先期搜寻者,然后把按照自己调制好的东西塞给孩子,直接告诉他——美国好,或者英国好,或者新西兰好。然后签约,拿录取信。
这很可怕,因为孩子失去了自主权。我曾经问过一个妈妈,她一直和我诉说她是多么多么的辛苦,在几个月之内跑遍了几乎所有的中介,咨询留学的事情,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让你的孩子做这件事,他已经高三了,他应该知道出国之后自己面临的是什么而不是你。他的妈妈是这样回答的:怎么可以让他做?他什么都不懂,再说他还要上辅导课呢。
这位母亲把一个18岁的孩子,定为“什么都不懂”,然后心安理得的帮他四处奔波,了解资料,我们是不是应该表扬她——你真是一个负责任的好妈妈?
我告诉她,我做留学咨询一定要见到学生本人,因为他才是真正做这件事的人,你希望他出国的事情有没有和他商量过?
她回答:我提过一次,他不赞成也没反对,这事儿我说了算。我还是先了解清楚,再来和他说吧。
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出所料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逆来顺受,一种是极力反抗。
我见过所有的事情都习惯于被家长包办的孩子,我们坐在一起谈话的时候,孩子会一声不吭的低头玩儿手机,提出各种问题的全部是爸爸妈妈,而他们只会在父母的训斥声中,抬起头茫然的看着我,完全不知道有什么问题要问。别忘记他们不是不懂事的孩子,而是已经初中毕业甚至高中毕业的孩子了。
我还遇到一位家长,自己的英文很烂,每次遇到英文就求助于百度翻译,她的孩子在国外留学英文很好,而且已经很快上高三了,但是遇到转学的琐事,还是她和我联系,这位妈妈不得不用百度助手上学校的网站浏览各种信息,甚至连学校的假期,都是自己写信问学校,我很奇怪她的孩子此刻在做什么?
不出所料的是,这些家长的孩子们假如选择了逆来顺受,将来会失去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这一切都拜父母所赐。所以我宁可孩子的表现是极力反抗型的,也许父母会气得浑身发抖,觉得孩子简直不可理喻,枉费自己的一片苦心,但我很愿意看到他们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来提醒自己的父母——你们剥夺了我的权利。
我也曾经给我的学生家长写过这样的信,请他们放下担心,放手让孩子独立,但效果不是很好,他们有的很抗拒我的建议,觉得自己并没有担心,觉得自己做得很好;还有的家长会说你说的很对,然后继续我行我素。
有一位学生家长,要我告诉学校,接机的时候把孩子的两个名字都写在牌子上。我很奇怪这是为什么,因为一般接机只要写中文的拼音名即可,但她坚持说要把中文名和英文名两个都写上,我想是不是会担心有重名的然后接不到了。其实她孩子的名字在中国都不会有重名,别说到了人烟稀少的国外了。说实话我在处理这些事情上没有什么经验,甚至会产生一种觉得好笑的感觉,从中介的这个角度来说,我必须把家长的一系列要求准确无误的传达给学校,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这一切都十分荒谬。
我能理解家长们的担心,但有的妈妈对于生活细节的追求会让我发狂,虽然在出国之前我都会把一些事无巨细的资讯发给我的家长们,但还是防不胜防,他们总能提出各种古怪的问题。例如有家长问:能不能让寄宿家庭拍几张照片给我看看?我回答说可以,然后我就会发信给学校,转达这位家长的要求,这位妈妈看了照片之后又说:照片拍的太少了,能不能让他们多拍几张?我的脑海里顿时就会出现一个画面,我的信到达学校之后,辗转到达寄宿家庭,学校的老师会和他们约个所有成员都在的时间,然后拿着相机登门拜访,他们需要摆出各种姿势,在每个房间里照相,之后学校再发给我,我再发给家长,让家长进行细致的研究,如果不能使其满意,还要重拍。
这种特别麻烦他人的事情有时会让我感到不舒服,但家长会强调,我是付费的,既然我付费住在了他们家,为什么不可以事先挑选一下?
我很想知道,是不是我付费了,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做?还有的家长这样教给孩子:反正你是付费的,他们家牛奶在冰箱里让大家喝的,你就拿牛奶当水,拼命喝,这样才不吃亏。
我听了之后会很无语。我真不想让自己国家的孩子跑去住在老外家里,然后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独自喝完一大罐4升的冰牛奶。——这事儿的确发生过。
谢天谢地,我遇到的这样的家长是凤毛麟角,否则我可能会选择离开这个行当,虽然说为别人服务是快乐的,但我非常坦率的承认在这种过程里我很难保持快乐的心情。
还有的家长,在选择寄宿家庭的时候过于苛刻。其实寄宿家庭只需要掌握几个点即可:1,距离学校近;2,住宿条件干净明亮;3,寄宿家庭人不错;4,伙食尚可(我们不可能指望吃到和国内一样可口的饭菜)5,价格不要太高。基本上我们也都是按照这个原则帮忙推荐寄宿家庭的,但我提出符合了这些条件的寄宿家庭之后,各种问题也就来了:有没有猫?有的。不可以啊,我家的孩子怕小动物。那好,我帮你换,不过新西兰大部分洋人家庭都有猫。那这个猫咬不咬人?不咬。好的,那只好这样了。这个家有没有小孩?有。有几个?男孩还是女孩?多大?我希望是男孩,和我儿子一样大,这样他们可以在一起玩耍。
我只想说明一点,这位母亲的要求看似不过份,不过她可能没有想到这不是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这是在人口稀少的国外,没有那么多寄宿家庭排着队供大家一一挑选。有时候过于精细的挑选,反而失去了我们原来的本意,一切都想要做到完美无缺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继续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