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7日
(2013-11-17 18:30:59)分类: 境由心生 |
今天下午有位曾经咨询过的家长,在qq上和我聊天。说随着孩子出国日期的临近,她非常不安,主要是发现孩子现在的学习状态不好,没有全力以赴学习英文,那么到了国外该怎么办?她说了很多自己的担心,能看出来她的焦虑不安,对孩子深深的担心和不间断的监督已经颠覆了出国带来的喜悦。
她的儿子说就想赶紧离开家出国,并且表示一点儿也不想家。
这无疑又成了一个让母亲更加担忧的导火索。
——他这样的心态独自出门,将来我完全管不了他,该怎么办呢?
我希望她能够看到几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第一,在国内做任何语言的短期培训,都不可能达到出国就立刻听懂老师上课内容的目的。
第二,学习的动力不是靠父母的唠叨和逼迫产生的,相反这种监管力度越大,反抗就越严重,甚至厌学。
第三,孩子是否想家,关键在于这个家是不是理解他,是否能带给他温暖和舒适,而不是整天批评和不满。如果是那样任何人都会有想逃离的欲望。
第四,你自己知道自己急躁是不对的,也屡次想改却总是改不掉,这无疑给孩子呈现了一个坏榜样。你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的孩子:我知道错了,我反思过了,我改不了。那么他学你的样子为何你还要训斥他呢?
为人父母,最忌讳说一套做一套,自己没有毅力,却整天管孩子,教训他让他有毅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整天让孩子做到;自己出尔反尔,却不允许孩子犯如此的错误。。。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所有训斥他的问题,都可以在自己身上寻找到根源。
所以,别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却反过来要求孩子。
那位家长说,我从来都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做事力求完美,没想到教育孩子如此失败。
我说,一个从来不服输的人,一个做事力求完美的人,本身就有问题。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为何做事不服输,想要证明什么?世上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对自己要求如此苛刻,难免给周围的亲人带来巨大压力,尤其是孩子。教育孩子谈不上失败,因为孩子还在成长,我们每个人都在错误中长大,不犯错如何积累经验教训?
一直在说,对孩子要有耐心,要静待花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是不容易。
她又说,那难道说我就完全放手,再也不管他了吗?
我说这是极端的做法,没人让你完全不管孩子,在孩子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要做他的坚强后盾,平时他自己能管理的时候,就放手让他自己成长吧!管是引导,不是管束,孩子不是犯人,父母也不是狱警。
家长能用心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家庭环境,彼此信赖,彼此尊重,彼此独立,彼此管好自己的事。就足矣了!
后一篇:手机闭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