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海外留学生家长的进言

(2013-07-23 18:01:57)
分类: 留学咨询
每个家长都不同,所以对孩子的焦点也不同,儿女心重的家长,会特别担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吃穿坐卧,其实孩子已经长大了,既然送出去留学,就要有让他们经历这些苦难的心理准备,这些都是必须的。

相信自己的孩子会长大,会独立,会从父母的羽翼下成长,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再需要的是唠唠叨叨的老母鸡,他们需要的是有毅力有勇气的老鹰。

今天我遇到一位港大内地新生的妈妈,她私下qq问我问题:孩子如果在港大住宿一年,被宿舍踢出去,怎么办啊?

我说: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啊,自己出来住也没有什么不好啊。(因为女儿已经被踢出来了,她最近正在积极的寻找住处)

妈妈立刻抱怨:港大怎么这样啊,连个宿舍都保证不了。

我说:出去住有出去住的好处,方便,自由,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没什么不好。

妈妈不置可否,她觉得应该好像国内大学一样,学生们安然地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住满四年直到大学毕业。殊不知这是不可能的。

妈妈又问:孩子去住宿,需要带暖瓶吗?我要不要给他带被子褥子床单被套?多大尺寸的?宿舍的床是多大的?

我很汗颜,因为这些细节,我这个做妈妈的从来没有为女儿提前准备过。我只是自作主张的帮她准备了一床蚕丝被,被套,床单两份换洗,枕头带没带,我不记得了,好像带了真惭愧居然不记得了。至于床单和被套的尺寸大小,就按照单人床准备,从来没有想过,会不会大了,或者会不会小了,我对她说,大了就折叠起来,小了就铺在中间,你去了自己解决吧,女儿也很欣然接受。

就怀着一份憧憬,一份对未来的探索,独自踏上了行程。

其实,这些生活必需品,是一个人出门在外生活首先要考虑到的,但这些问题是应该父母来思考,还是应该孩子来思考?

国内的家长实在是承担太多,孩子全部在努力学习,考上名校,可以说他们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生活细节上,而父母又非常乐于帮他们承担这些最基本的生活常识。

永无止境的担心,事无巨细的考虑,就怕孩子吃苦,就怕孩子受罪。

记得国外的野营训练,从一开始就会给孩子一个清单,然后让孩子按照上面的物品准备,如果孩子没有准备齐全,家长是不应该越俎代庖的,让他知道自己疏忽犯下的错误,下次他自然知道要带什么。

而在国内,如果孩子要军训,或者远足,家长恨不得跟着走一遍,一路上不停地问:孩子,你需要什么?孩子,你累不累?孩子,你感觉怎样?

这些,绝对不是能让孩子成长的真爱。

我对女儿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但我常常是想得多,做得少,以提醒为主,凡事让她自己准备,有时候甚至当我发现了她的疏忽,也有意不去提醒她,就是希望她能够独立,希望她能够为自己的生活做主,哪怕有一些失误,受一些罪,也是正常,人生,本来就要在错误中成长,不是吗?

类似于很多家长咨询的问题,让我常常很无语:例如,孩子去了如何洗衣服?我很想回答他们,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学校不会不让孩子洗衣服的吧,总会有关于洗衣服规定,只要遵守即可。

还有家长问:干洗怎么办?到哪里去找洗衣店?

我真想回答:您让孩子自己找一下,或者问同学,问路人。

我们为什么要把这些生活方面的细节,一一罗列出来,恨不得把几点上厕所,几点洗澡,都知道得完完全全。

还有家长问:孩子在哪里吃饭?几点吃饭,要吃多少时间?吃饭的房间长得什么样子?

我真想回答:这些细节,让孩子怀着一颗探索的心,勇敢的在陌生中获得乐趣不好吗?

那么我们家长到底应该准备什么呢?

坚强,乐观的心。

有了这个,无论您的孩子在哪里读书,他或她都会很优秀,您不用担心。

孩子的生命,需要慢慢成长,慢慢提升,作为家长已经辛苦付出了十几年,就让他们学会独立,学会飞翔吧。

把所有的担心化为祝福,让他们独自面对人生该经历的那些风雨吧。

记得我当年到农村读书的时候,我的父母从来没有过问过这些生活,他们从来不知道我是住在一个怎样破烂的地方,父亲来探望过我一次,只在我的宿舍里坐了几分钟,带来了母亲亲手做的一碗红烧肉,然后就走了。他压根没有想过,我生活中是不是缺乏什么东西,我就这样奇迹般的成长了起来,而且还开心得不行。

现在时过境迁了,我接待的家长,大部分关心的是:我的孩子能不能适应环境?我的孩子能不能跟上学习?我的孩子在怎样的地方生活?平时吃的是什么?穿的是什么?

我不知道,这是“好”,还是“不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家长如此担心和纠结的时候,您的孩子必定接收到了这份担忧,并且会放大这些问题,成为他们今后和父母撒娇的条件。

在释之成长的过程中,我传递给她的是无比的信任,不记得我在下雨天给她送过伞,因为她知道假如下雨,要么就自己在学校里躲雨,要么就和同学合用一把伞,决不至于因为下雨而回不了家。如果天气有变化,我会提醒她多穿衣,假如她执意不听,我也作罢,根本不会跑去送衣服,因为我知道冻一下最多就是感冒,但如果凡事依赖父母,就不是感冒那么轻巧了。小时候上学她会忘记带东西,如果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到集体荣誉的,我恰好在家里,会送去给她,如果仅仅是她自己的问题,例如作业本没带,笔忘记了,忘记家长签字了,这些我是统统不会管的。

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自己处理,自己承担,这是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的。送孩子留学海外,并不仅仅是掌握知识,考上一个名牌大学,更是让他们磨练自己意志,学会应付人生的不同境况,这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所以,在给我好友女儿送行的晚宴上,我真诚的说:有任何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给我电话求助。但是,我希望你首先要学会自己独立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动辄寻求外界帮助。

每当我收到家长的来信,询问我,哪里的生活比较舒适,哪里的学习比较容易,或者是担心孩子无法适应环境,总是选择投靠亲友,从条件来说,这无可厚非,但从海外生活而言,其实大可不必。海外亲友除非非常亲密,可以代为包办一切,怀抱投靠之念,也无非是解决一个住处,提供一个安居的帮助而已,其余真的不可奢望太多。

倘若家长能够事先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行程安排,坚定信念,带着孩子出国,即使到一个陌生的国度,也恰恰可以给孩子做出榜样,增强信念。须知,倘若人生秉持一个坚定的信念,从不轻言放弃,孩子一定会错不了。

那位港大新生的妈妈在qq上告诉我:实在是不放心儿子独自在外生活,虽然孩子已经“独立”住校两年,但实在是没有得到任何锻炼,最后一年,几位家长因为怕孩子读书受到别的同学干扰,索性另外租了房子,让几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住在一起,由妈妈们轮流为大家做饭,服务。

我知道这就是中国教育目前的现状,作为家长只希望孩子苦读寒窗12载,一朝成为万人羡。但是,我却笑不出来,因为我知道我们的孩子实在欠缺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需要补课的地方,太多了。

化担心为祝福,化关心为坦然,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会读书,不懂得生活的人,让孩子在远离父母的独自海外生活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像海燕一样,乘风破浪,越飞越高。这,就是我给所有海外留学生家长的进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