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天的留学咨询

(2013-06-05 12:17:21)
分类: 留学咨询
上午接到一位家长的咨询,问了几个有关孩子出国留学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办理移民好,还是办理留学好?
第二个问题是:陪读好,还是不陪读好?
第三个问题是:在哪个国家容易就业?

她的儿子今年初三毕业,准备先中考,如果考上了心仪的高中,就不用出国了,如果考不上,就决定出国。
她是工薪阶层,负担比较重,于是考虑是先办理移民,还是先办理留学,她的儿子比较恋家,所以考虑,是陪读,还是不陪读?她害怕将来儿子不好就业,所以问我,哪个国家比较容易就业?

说实话,交流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后,我有点“崩溃”,因为我发现,这些问题原本都不是问题,当然我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给我电话咨询,可能内容都是一样。于是我还是耐着性子,帮她分析整个事件。

之所以写下来,也是希望有缘看到的家长,希望出国留学的家长,能够借鉴,能够受益。

首先,留学与否从来都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关键是我们的孩子是否能从自身的行为主体上确定留学这件事,也就是说,孩子本人有没有足够的意愿度?我做留学咨询的前提是,必须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哪怕他暂时没有太强烈的意愿度,也会作为一个可能面临留学的行为人,了解一下即将出国面临的一切,这绝不仅仅是父母的一厢情愿,也不是我们轻描淡写的粉饰一下国外生活就可以的。

我要告诉这个孩子,他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有哪些困难,需要如何克服,他能否有足够的勇气来面对这一切,我希望能够启发他,内在的力量,当他的生活即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不是因为单方面的逃避,而是因为对新生活充满了征服的勇气而踏上飞机。

我要了解这个孩子,他的个性,他的学习态度,他在家庭中受到的教育,他和父母亲之间的连接是否充足,我希望在短短几个月的准备出国期间,能够最大限度的启发他,培养他,帮助整个家庭成为他的支撑点和力量的源泉。毕竟,父母的爱有时候来的太过于苍白,无论是表达,还是行为模式,现在的很多孩子都在抗拒和漠视。他们并不知道,父母从有限的收入中挤出这些钱来送孩子出国,意味着什么。

其次,我要坦率地分析他的选择,从教育系统到学校,哪些是值得他去挑战的,哪些是需要他去接纳的,哪些是要求他放弃的,不是每所学校都适合所有的学生,但是,假如一名学生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我相信他无论在哪所学校,都能有所收获。我要看到的是主动学习的孩子,懂得珍惜,懂得感恩的孩子,这样的孩子其实在国内或者在国外,都不会有什么问题。但实际上,我会发现很多前来咨询的家长,本身就有不少问题,换句话说,是家长自身的问题,导致了孩子的问题。

今天的家长,问了我很多我无法回答的问题,而且都是未来不可预设的问题,从她的角度来说,我很理解并且非常的尊重,但从实际上来分析,我不认为她适合单独陪伴孩子留学。因为作为一名母亲,自己都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做事选择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她的个性会耽误儿子的学业,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个性行成。

试想一下,在海外漂泊本身就面临很多问题,有很多困难,家长的担心却时时浮现,和她在一起生活的孩子的心,又如何安静得下来?父母对孩子最大的祝福,就是丢掉担心,从实际操作层面,把一切有可能面临的困难,都一一加以分析并且让孩子想出各种方案,最后就放心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就足够了,然而如果一个人整天生活在担忧,不安,焦虑,紧张的情绪中,孩子又该如何适从?

毕竟,谁也无法预知未来,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如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为了一些现实的考量而反复纠结,担心。

即使现在能够告诉家长,哪个国家哪个专业容易就业,也不代表孩子七年大学毕业之后,依旧如此啊。那为何不把精力拉到当下,让孩子勇敢的做出自己的选择,主动承担自己想要的一切责任呢?

最后,我们的生命是充满了变数的,我们无法掌控一切,我们能做到的只有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做出自己最明智的选择,但没有人能够代替别人做决定,也没有人能够代替别人生活,所以不需要比较,不需要借鉴。很多家长会看我的博客然后打电话给我,说你的经历和我差不多,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我很想知道你为什么不移民,你为什么要陪读等等。我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自己的选择最重要,我的选择不代表最正确,也许最适合我,但未必最适合别人。就好像我和早上那位家长所谈,把心放下来,好好想一下,自己到底想得到什么,到底想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

她又想现在立刻留学,又觉得费用太高,想移民之后再出去免费读书,可是移民需要时间也许长达两三年,她又觉得不能等,因为等移民成功,可能儿子都快上大学了;我说那就创业移民,快,她说那也不行,不能一次性拿到绿卡不保险;我说那就不移民,先留学,她说费用太高不合算;我说那就先移民,不留学,她又说不行,儿子在国内上学辛苦,不开心,她舍不得。

看到了她的模式了吗?一切的答案全都否定,自己纠结自己,每一个选择都看到最坏的结果,从来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我说等你纠结好,你的儿子已经快高中毕业了,最后你会发现,你既没有移民,也没留学,还耽误了在国内的功课,结果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决断力、行动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该舍的要舍,该放的要放,不然永远得不到最重要的。当年我带女儿去考察aic的时候,原本没有想到考试,老师说何不今天考一下试试?我说不可以,没有准备,老师说,考试的程度就在这里,要什么准备?结果退了下午的飞机票,考了3个小时,考上了。接着就是转学,因为学期没有结束,原来的学校不能退学费,我们放弃了半年的学费几万块人民币,进入了aic。但时间上缩短了,学习上抓紧了,一切都是选择最重要的来做,从考试到入学就7天时间,我还要飞机回到基督城,把那边的房子退掉,家具卖掉,整个一个家清空,搬到奥克兰,短短的七天时间,我和女儿也做到了。

这个经历告诉我,一切决定都不能犹豫,假如我当时犹豫一下,担心到了奥克兰的生活,学习,住处,担心女儿到了学校跟不上,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可能也没有现在的结果了。

这是我的实际经验,反过来这样的决断力和行动力,也会影响到女儿,她也会不知不觉明白和学习到,我们如何在生活过程中做出一个又一个决定,并且用最有效的行为来实现它们。

有纠结的时间,还不如行动起来。反正不是选择这个,就是选择那个,关键其实不在于选择什么,而在于我们选择的发心和面对选择的态度。

有力,坚定,严谨,会让我们的选择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反之,各种不安,各种犹豫不决,各种担心,肯定会导致各种各样的事情浮现,来削弱我们选择的力量,最终,我们的选择毫无悬念的失败,这时,我们又会说:你看,我的不安是对的吧,我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的。

我真想说一句——这些结果都是自己导致的。

凡事有因才有果,你种下了因,自然结这个果。

那么,我们的决定是盲目的吗?绝对不是,当我们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都会认真考量,问题是我们考量的是外在条件,还是内在根本?有些外在条件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留学所需的费用,但即使这样,我也发现有借钱出国留学而学成归来的,这证明只要有决心,条件都是可以创造的。

凡人的各种决定,大部分是基于外在条件,很少重视内心所想,但事实的真相却是,先有内在,继而吸引外在。也就是说,我们先要成为,然后才能得到。

这是今天的留学咨询的感悟,实际上似乎已经不局限于留学了,而是人们在做任何决定时所应采取的态度。

特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今天的感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