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少儿国学班纪实之十三——家长沙龙开办啦!
(2013-05-28 08:33:57)鸡鸣寺国学经典情商班家长沙龙
第一期
很开心能有这样的因缘,因为鸡鸣寺的国学经典情商班的开办,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机会在一起分享对教育的感悟,每节课都是那么的滋养我,孩子们的喜爱,家长的支持,成为这个班越来越充实下去的动力,偶尔提了一句,想要一个大的会议室来办家长沙龙,班上孩子的家长就立刻找到了这样一个地方,这让我怎不感谢上天,感谢家长?
于是,在5月26日下午,我们每月一期的家长沙龙就揭开了序幕。
这是第一期开办,经典情商班的家长到了11位,以下将我们班长做的笔记公布如下,作为第一期国学经典情商班家长沙龙的纪念。
地点:中山北路241号江苏华侨大厦3楼会议室
主持人:南老师
组织人:吕爸爸妈妈
参加人:
一班——刘妈妈、子炀妈妈、班长、杨妈妈
二班——吕爸爸及妈妈、孙妈妈、雯雯爸爸、张妈妈及婆婆、姜爸爸
三班——王妈妈、张妈妈
一、观影《地球上的星星》
二、自我介绍(1班,2班,3班家长相互认识)
三、就影片发表感想
1、王妈妈:不是孩子有问题,而是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不在乎孩子的成绩如何,只想让她在三年内养成好习惯,但操之过急,要求太高,平时也打过、训过。结果现在她不肯与我沟通了。影片里提到所罗门群岛砍树的故事,很受触动。孩子也曾说“你永远看到的都是我的缺点,看不到优点”,孩子平时功课忙也没有玩伴,因此就要求抓紧一切时间玩。上学期表现很好,老师评价很高,期末考了双百分,孩子要求奖励,我没给。这学期开始,特别捣蛋,老师说她像在梦游一样。对孩子真不能骂!
2、张妈妈:影片里起作用(改变伊翔命运)的还是老师。但我们在现实中不能寄希望于老师。我们必须自己有所作为。只有我们自身改变了,才能改变孩子,这对自己确实是一个磨练。自己发火时,情绪也很痛苦,所以作为家长,心态要平衡。
3、刘妈妈: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自己和影片中的家长也很像。但电影中(伊翔)遇到了好老师,我们在现实中遇不到怎么办?这个是我比较疑虑的。
4、吕爸爸:我有另一个感受,就是成功地定义到底是什么,何为有才?这就取决于我们看待事物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我们要敢于鼓励孩子去颠覆一些东西。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可能就打开了另一扇窗。我们的年代(家长、老师)让我们循规蹈矩,比如我,让我学理科,我就学了……
5、雯爸爸:我谈三点。第一,直面现实。孩子的好与坏现在已经表现出来了,家长必须面对,去做修正的工作。现在我们已经很少打骂,已经去学习、去改变,但挺难控制的。雯雯没有上过幼小衔接,因为她妈妈崇尚快乐童年,结果现在在小学压力很大,跟不上课程,一周五节新课,吃不消,就怕打击孩子的自信。但我们要直面;第二,走进内心。要与孩子聊,当影片中的孩子关闭自己的心的时候,会很难处理;第三,耐心陪伴。修正自我才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回到孩子的世界,这很重要,也必须做,但如何做,要我们思考。
四、老师分析
短时间内还不太容易表达我们的看法。我们可能要把感受沉淀一下,深入思考,将自己的感受心得写下来,这样自己的体会会更深刻、更清楚。然后再找机会交流。(详见作业)孩子学习、我们也自学,这样双管齐下,对家长和孩子都有益处。
每个月我们会设立一个主题。本期的主题是“接纳”,也就是今天电影所表达的主题。
(二)如何做到接纳?从内心认同孩子?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观想练习:
1、观想自己小时候。自己的孩子多大,就想一想当年自己的感受,并以此作为日常的功课。当家长高高在上施暴时(肢体暴力、言语暴力、冷暴力),口口声声“我是为你好”时,当年的你是何种感受?
2、想象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孩子。面对自己的言行,作为孩子的你是何种感受?不要陷在成年人的思维里,用心去体会自己的孩子面对自己时,感受到了什么。
3、想想孩子目前的状态。没有孩子是十全十美的,但我们一谈到孩子就在谈孩子的缺点。我们有没有关注到孩子的优点,有没有积极评价自己的孩子。
4、观想孩子的理想状态。想象一下,你们所不愿意孩子有的问题、状态都消失了,那种理想状态下的孩子是什么样的?
5、观想一下太阳。太阳普照大地,从不选择对象,万物都沐浴在阳光中。我们为人父母,对孩子而言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太阳。但是,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可以奉献出太阳一样的慈爱,而表现不好时,我们却变成了狂风暴雨。那么,在暴跳如雷时,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请及时观想一下太阳。
大家都知道我们会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为什么就做不到?这与每个人的习性、模式、惯性、修行有关。但我们作为家长,必须承担起责任,教育好自己。首先想想我有什么问题,因为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内在的投射,所以要让我们自身尽量减少各种问题。孩子目前非常需要我们,当然孩子成年后仍然需要我们,但需要的内容不同了。
孩子0-6岁这个阶段,父母是天,衣食住行都是父母帮助。天性导致孩子会无条件爱父母、听从父母,希望得到赏识和爱。再大一点孩子仍需要我们,但生理性的依赖会减少,心理上的依赖是永远的。我们如何给孩子心理上的营养远比物质提供更重要,身心灵需三者合一,绝不能忽视。从内心真正支持孩子,让他没有恐惧、焦虑,让他有安全感。
我的一位孩子有哮喘,一年发两次。家里物质条件很好,照顾也很周到,为何就是生病呢?其实疾病源于心理问题。心理的问题会透过疾病反映。这个孩子的父母对他过于严厉苛刻。而只要一发病,父母就会付出全身心的爱,不再提各种要求。因此,当父母发现了原因,从日常生活中改变自己的言行后,同样的进行治疗和锻炼,孩子的症状越来越轻了,这两年已经基本不犯了。
因此奉劝家长,说孩子时,能说缺点, 但要做到一不要带情绪去说,二不要当着外人(包括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等)的面说。孩子嘴上不说什么,但内在知道父母不接受自己时就会反抗,而反抗又遭遇打压的话,孩子就会拒绝沟通。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孩子有表达,在某种程度上仍是好事,就有沟通、引导的可能。比如,一个孩子对老师大发脾气,妈妈认为事情很严重,怎么可以对老师这样?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寻找原因。妈妈压制住情绪,沟通了解后,发现是孩子受到了老师的不公正对待,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结论,我们需要接纳孩子,引导孩子。
五、作业
(一)没能够参加沙龙的家长,请自行观看影片《地球上的星星》;所有观影的家长请写观后感一篇,字数不限,下节课呈堂。
(二)每日按步骤进行观想练习。每天做,反复做,一定会有所收获。
六、结语
姜爸爸:自己的孩子学习时,对数字不够敏感,真的要有耐心。建议大家向老师及吕父母表示感谢!
班长:影片中妈妈其实很爱伊翔,很痛苦,但好像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孩子被抛弃。
老师:影片中的爸爸妈妈的形象非常典型。妈妈感受到了,但没有和孩子沟通,没有倾听,而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在学校的行为。爸爸认为自己关心孩子,事实上,他只提供了知识层面、物质层面的关心,心已经远离了伊翔。
老师:最近有朋友问我身体能不能吃得消,累不累,身体自然会疲倦,但其实我是得到了孩子们的滋养,我一闭上眼睛就会出现孩子们的每一双眼睛。眼睛是传递爱的能量的。色声香味触法,所谓的“色”就是通过眼睛来看到的。我们成人的眼睛已经被污染了。周六中午在寺庙遇到一个大三女生,因为升学就业、考研等压力,非常焦虑,来做心理咨询。我告诉她,她在带着面具生活,是为了满足父母而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这不是成功。
她的父母在心理、精神层面没有管过她。在座的家长是有福报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在学习、在改变,你们是合格的家长。没有合格的家长,教育再好的孩子也可能被家长的一句话毁掉。
班长:一个人的衰老,是从眼睛开始的。
老师:是的。眼睛是有力量的。我曾参加的一次课程中,有一位美国老师组织的体验环节。她要求与每个人对视。在对视中,你能体会到爱的能量。你们可以回家试一试,充满着爱与孩子对视是会被感染的。虽然我连续上课身体会疲倦,但心灵得到了滋养,感谢家长。
班长:给大家读一段话,关于接纳的。王人平:“蹲下来讲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蹲下来讲话是一种尊重和换位思考。试着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问题。抱起来交流是一种接纳。我可能不认同你的行为,但我永远爱你这个人。牵着手教育是一种身体力行的榜样示范。希望孩子有什么改变,先让我们自己成为那个改变。”
老师:非常好,和大家一起共享。
七、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