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的教育

(2012-09-12 16:10:57)
标签:

杂谈

分类: 境由心生
我遇到过很多家长,每当谈到孩子的问题,都是头头是道口若悬河,他们似乎比孩子自己还了解孩子。

这里面不能不说有家长太独断的原因。

“我的孩子特别内向,不爱说话,您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我的孩子特别懒,就是不爱起床,怎么办?”

“我的孩子做作业粗心,没有一次能把题目做对,怎么办?”

“我的孩子很没有礼貌,动不动就顶撞我,怎么办?”

。。。。。。。

很多很多,几乎每个家长谈起自己孩子的时候,都有一大堆论点论据和论证,结论无非一个——我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优秀,我的孩子有很多毛病,必须要改。

但事实上,作为家长并不真正了解孩子,我们看到的永远是表面,而非内在。


最成功的教育是让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一个孩子永远是完整的,可是我们的社会准则和父母的头脑会强行将他分裂,划分成两个部分——好和坏。

我们只能接受孩子好的那一面,无法接受孩子坏的那一面。

在孩子刚刚懂事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运用各种手段教育他,假如他做到了我们期望的,就开心,表扬,给予奖励;反之,则惩罚,制止,责骂。

久而久之,孩子会建立一个和我们相同的价值观,他们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灵性,他们知道听话会受到表扬,不听话会受到批评,接着会发生什么?

他将掩盖真实的自我。

那份原本的所谓的”坏“,被强行压抑到他的身体里,他表现出来的都是”好“,然而那份坏并没有消失,只是被掩盖和压抑了,”好“因为受到赞赏肯定变成了显意识放大,”坏“变成了潜意识埋藏在深处,当他意志力虚弱的时候,坏的那个部分就显露出来了。

这就是所谓的犯错误,也是我们做家长最头疼的部分,但这是一个人的本能,一个一直以来被忽视和被压抑的部分,一直存在的一部分,只不过我们碰巧看到了这个被压抑部分的强烈反抗而已。

其实这不是错误,这些只是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常呈现。

我们需要管束他们,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告诉他们哪样是对他们身心有伤害的,从而规避掉;但我们不能一味的对他们说,你这个行为是”坏“的。

因为好和坏是价值观和道德层面的,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套上道德观,否则会让他变得压抑。

你可以告诉他(她),”见到人不主动喊人的结果“(对方的感受?),”不认真检查作业的结果“(作业质量的结果)”不按时起床的后果“(身体的感受)。。。这些结果会带给他(她)怎样的害处,让他(她)懂得自觉为自己负责,主动避免伤害发生。

你不可以告诉他(她),因为你不主动叫人,你就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坏孩子,大家都不会喜欢你。因为你不检查作业很粗心,你就是一个不爱学习的坏孩子。

这些语言通通不要有。

不要给他们”好“和”坏“的比较,不要在孩子的心里制造分裂。让他们始终如一的学习如何生活,如何面对外界。

他们需要从各种经历中吸取经验,一个不爱说话的孩子,在遇到同龄人很热闹的场面时,会感到局促不安,他(她)不懂得如何进入这个氛围中,在这个方面他(她)尚未掌握良好的技巧,所以会表现为退缩和放弃社交,但不要让他(她)认为这是坏的,是不应该的。

要让他(她)接受这个问题,然后就事论事的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样他就不会在这件事上留下阴影。

父母要学习接纳孩子的整体,这些”缺点“都是属于他(她)整体的一部分,所以必须接纳才能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提升。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当是无条件的,唯有这样,孩子才能学习如何无条件的爱自己,接纳自己,增加自信。

另一个方面,假如父母用自己的经验来教导孩子,这样做是有害的,在不危害生命的前提下,应当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行为来验证父母的经验,有的孩子愿意接纳父母的经验,有的孩子则喜欢验证一下,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得出属于自己的经验,这些都是没有坏处的。

成功的教育是让一个人最终成为他(她)自己,独一无二的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