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准

(2012-08-28 07:19:14)
标签:

杂谈

分类: 境由心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些标准如果足够坚定,会演化为信念,由此支配我们的人生。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标准是什么,因为有些标准是隐藏未显现的,在面对外境的时候,悄然的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决定,这就使得我们糊里糊涂的进入了一个怪圈——我们莫名其妙的过着自己并不想要的生活。

所以,觉察和清理一下自己的标准十分重要。

一般来说,标准越多的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束缚越大,看起来自己很“精进”,很“内省”,实际上却很压抑,生活得很“死”,缺乏安全感的人一般都会自觉不自觉的订立很多标准,层层包裹起来的自我,比较容易不受伤,也容易不被那些“标准”之外的人伤害,但生活却从此失去了很多乐趣。

标准是头脑的产物,也是我们观念确立的基本点,我们依据自我的标准来判断“好坏”“善恶”“美丑”,这些标准有哪些是自己体验得来的,又有哪些是社会潜移默化的呢?其实大部分标准早已打上了集体意识的烙印。

例如在过去封建的社会里,男女授受不亲,就是一个社会标准,被自我接纳之后,会产生怎样的结果?女子一旦被男子轻薄之后,似乎唯有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从一而终也是如此,古代还有殉葬的,守节的,并且也因此被立了贞洁牌坊。

这些标准的确立,无形中会让自己按照头脑行事,而非内心,随之而来的,是强烈的纠结痛苦,当然也有头脑足够强大,自己并不知内心想法的,这些标准就固化起来,成为隐形信念,指导自己的人生。

我们可以尝试做一件事,调查自己的标准。拿一张白纸,写下来自己头脑中的标准,然后一一加以感受,哪些是自己体验得来的,哪些是别人传递给自己的,哪些是根深蒂固的,哪些是漂移不定的。

看看那些固化的标准,是怎样引导自己行为的。

这里要明确两件事,第一,标准是不存在的,虚幻的,是我们头脑的产物,是假的。第二,标准的产生在生活范畴里是需要的,但在生命范畴里,不要被自我标准所固化。

所谓合一,所谓不二,所谓无我,就是内在不要为标准所控,如此一来,身心才能得大自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