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3日
(2011-06-23 06:29: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人生就是经验,无论是怎样的体验和经验,都是无比美妙的。
比如我。
回国是一种选择,不回国继续陪女儿又是一种选择,哪种选择更好?哪种选择更适合自己或者更适合女儿?是用头脑判断还是问自己内在?这中间有区别吗?
当初突然决定回国,和所有反对我决定的人讨论并且解释,其实没有必要;现在突然决定不回国,再和所有支持我回国的人解释,其实也没有必要。
我决定,就可以了。
这期间发生了很多的事,经历了很多,看着各种情绪在我的身上流淌,快乐,焦虑,恐惧,不安,喜悦,兴奋,沮丧,等等等等,就好像上演了一幕人间大戏,我是戏子,又是导演,多么的有趣。
而我还是我,没变,也不会改变,如果一定说有何不同,那就是经由这次折腾,我的心更柔软了,更宽广了,更豁达了,更充满爱了。
这是一个无比美妙的收获,比起让我把搬了一半的家恢复原状的劳动强度,那是大大的收获,也是上天给我的大大的礼物。
当我们经由一切外相看出本质的时候,我们就会哑然失笑,我们就会露出“原来竟然是这样”的表情,然后哈哈大笑。
当我们把一切的到来都看成是上天最好的礼物,是爱的表现的时候,我们就会生活的非常愉悦柔顺喜悦,怎么说呢?那种感觉就好像时刻浸泡在充满了喜悦的肥皂泡里,上下左右都是柔软的泡沫,身心都是无比的自在,感觉真的爽透了。
干嘛要把情绪划分成“正面”“负面”,“好”“坏”,干嘛不能体会一下你此刻的心情,哪怕它就是痛苦?
我挺想家,这种思念的情绪让我一度无法停留在奥克兰,我恨不得抛下一切,坐在我国内的沙发上,透着玻璃看着院子里妈妈亲手种的枇杷结出的果实,吃着“马头牌”雪糕,在盛夏的空气里穿着凉爽的睡衣,楼上楼下欢快的跑来跑去。
但当我从这种“妄想”中抽离出来的时候,我发现我此刻就是一个坐在奥克兰家中沙发上的妈妈,看着窗外开满了花的树,看着雨滴不间断的打在绿油油的叶片上,一个充满了思乡情愁,睹物思人的多愁善感的女人。这个女人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她需要按时接女儿放学,按时准备好她的饭菜,安顿好起居,洗好衣服,铺好床,擦拭好厨具,并且不要忘记在女儿口渴的时候,端一杯温水给她。
这就足够了,这就足以让我回到清醒的状态之下,让我的爱散发出来。
所以,当初为何突然决定回国不再来?现在为何又突然决定回国再来?我不知道,我只是按照当下的体验走,要是寻找理由的话,估计两者都可以找到无数个理由来支持当初的决定。
只有一个理由是最真实的,那就是——不知道,就觉得应该这样做。
表现上是女儿,实际上是一颗母亲的心,让我最终做了现在这个选择,也有可能这个选择还会改变,谁知道呢?
但不管怎样,安住于当下,就是喜悦的,就是无碍的,就是有爱的。
后一篇:2011年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