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一通电话想到的

(2011-06-07 19:46:16)
标签:

杂谈

分类: 他乡生活录
今天和国内好友通电话,他说他做了一件事情,请我分析一下对不对。

他的身边有位朋友几年前借过他几万块钱,后来因为经商失败,就不了了之了,他一直也没有让他归还,两个人还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关系,几天前,那个借钱的朋友,又开口问他借钱,金额也不大,也是几万块,说又要做一个生意,请他帮忙。这位朋友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于是就问他:借你可以,你准备拿什么还呢?对方只是回答说:请你放心,我一定会还给你的,这次的生意机会好的很,请你一定帮我这个忙。

我这位好友,并不想借钱给他,那个朋友就有点着急了,拼命发短信,打电话,催着人家借钱。好友还是没有接受对方的请求,和我通电话的时候,到底钱还是没有借出去,他问我,你觉得我做得对吗?我虽然拒绝了他,但是内心里还是有点不太舒服,因为我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而且我一向对于金钱都不看重的,这几万块,借了也就借了,原本没有大碍,但我的内心一点也不想借给他。

我说你做得对。假如你内在的感觉就是不想借,那么就直接回绝好了,不必为了怕得罪人,而纠结不已。我们必须要对自己的内在诚实,才谈得上对他人诚实。

其实我也有这个问题,我一向做不到拒绝别人。

在去澳洲上课的飞机上,坐在我身边的是一位60岁左右的洋人,他一路上都很和蔼的对我微笑,在填写入境卡的时候,我到处找笔,他看到之后,很快递给我一只自己的签字笔,不过我知道我的笔就在自己的包里,只不过我没找到而已,于是我想都没想就礼貌地拒绝了他的好意,并且继续找到了自己的笔。

这原本是一件多么微小的事情,但我心里却充满了内疚,觉得自己无意间伤害了别人的好意,会不会让对方误认为是自己太不近人情?抱着这个念头,我忐忑了几个小时,剩下的旅途中,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他会怎样看待我?

当然我们没有任何交流,他依旧睡自己的觉,我依旧看自己的电视,但我脑子里的妄想真的是不断,如果都写下来,估计要写十张纸,而每张纸充斥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人家会不会觉得我太不近人情?

这个小小的心结,直到上了心灵成长课程,我才彻底解开。

老师首先帮助我找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隐晦信念,他让我说出一件我担心的事情,我脱口而出,讲出了旅途中的这个小小的插曲,老师问我:你为什么那么紧张不安呢?

——我怕对方会把我想成一个不近人情的人。

——那又怎样呢?

——我觉得我不是那样的人,可是我不知道怎样和对方表达,再说我们都是陌路人啊。

——那又怎样呢?

——我不能接受别人的误解。

——然后呢?

——我希望自己是完美的人。

——然后呢?

——我就特别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我要表现的很完美。

——然后呢?

——然后别人就会很赞同我的行为啊,很尊重我啊,好像佛陀耶稣不都是完美的人吗?

——你觉得完美的人存在吗?

——存在啊,佛陀,耶稣,孔子,老子,都很完美啊。可是,我却做不到完美。

——为什么呢?

——因为。。。因为其实我觉得完美的人并不存在!!!

    原来,我的隐晦信念居然是——完美的人不存在。

    虽然有佛陀,耶稣,但他们已经被神话了,我觉得一个正常的人,是根本无法到达完美的,所以我表面上力求完美,但内心深处却觉得完美不存在,于是我表现出来的,是相当的不自信,也是相当的不完美,因为我从来都没相信过,我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或者说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完美的人。

    当我内在存在着这样的潜意识的时候,我就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阻碍,我越是拼命的追求完美,就越是纠结于内在的分离。

    这是我发现的第一个内在的隐晦信念,它往往和我表现出来的恰恰相反。想通了这点,我突然放下了很多事情,也明白自己的不完美之处在哪里了,其实,不完美也是完美的一部分,做一个简单的自己最完美了。存着那么多的想法面对一切,心是累的,也是没有办法得到最终的自由的。

    我找到的另一个隐晦信念是——我是不被爱的,或者说我是不值得爱的。

    因为这个隐晦的信念,导致我总是在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好评,总希望得到别人的爱,也经常为此会违背自己的内在做很多迎合别人的事情,说很多迎合别人的话。我总是希望付出,很难愿意接受别人的馈赠。

    也就是很多善良人犯的毛病——为别人而活。

    这些隐晦信念的建立,都和我们儿时经历有关,和我们的父母以及老师的教育有关,不知不觉的有些信念就沉淀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不由自主的跑出来干扰我们的决定和选择,同时也会由此引导我们的人生。

    为什么很多老实人总是被骗?很多善良的女人总是遇人不淑?很多人一次又一次的付出,还是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为什么我们往往“事与愿违”?

    原因都在于自己的隐晦信念,找出它,你就等于放下了一个十字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