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受到了批评
(2011-05-16 04:22: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乡生活录 |
昨天晚上,我接到了这里一位好友也是一位大姐的电话,她刚刚得知我准备回国不再陪读了。在电话里我们谈了20分钟,这位大姐一直在批评我,劝说我,不要这么幼稚,不要这么不负责任,在女儿最关键的一年里,不能就这样把女儿留在这里不管了。
我理解她的好心,也表示会慎重考虑。
她是一个非常好非常好的妈妈,一直陪读自己的女儿四年了,女儿今年已经上大二,明年就毕业了,可是,f姐还是坚持在这里陪读,每天为女儿做可口的饭菜,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给女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知道f姐的选择,是基于她的信念而来的,对她来说,没有事比女儿一个人在海外留学更重要,所以安全性一定要把握住。作为一个一心要培养好教育好女儿的妈妈,陪读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情,哪怕在这里忍受孤独和寂寞,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f姐说,你怎么这么傻,99个馒头都吃了,还有最后一个馒头,你都不吃吗?只要再坚持最后一年,你就功德圆满了,女儿上了大学,你不是就自由了吗?到那个时候,不就是想回国就回国吗?
我承认f姐说得很有道理,对我来说,最后一年不是待不下去,我之所以选择回国,也不是因为这里待不下去才回去的。
但是我非常感谢f姐,她是第一个真诚的指出我的“错误”的人,她站在自己的角度,毫不留情的批评了我,她说我的决定实在太草率,太幼稚,以后一定会后悔的。
还说无论女儿住在哪里,都比不上和妈妈一起生活来得舒服和安心。
f姐说得非常对,我全部接受。
但是,我还是坚持我回国的打算不变。
我本不想说太多理由,但是为了让f姐了解我的“良苦用心”,我还是一一道来。
第一,女儿完全有自理能力,也有自制力,明断是非的能力,她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我不担心没有我的陪伴她会有什么行为上的不端。
第二,女儿在奥克兰有爷爷奶奶姑姑叔叔弟弟妹妹一大家子陪伴,虽然身边没有妈妈,但我每天和她通电话,上网视频,精神上的陪伴一点也不会少,她的生活却会比我一个人陪伴的时候开拓很多,重点也会从妈妈的身上转移到其他亲人身上,这对她是有绝对好处的。
第三,女儿最后一年是最忙碌和艰难的一年,有太多的考试要考,有论文要做,有托福和sat要考,但这是她的学业,是她必须经历的过程,不能因为这个忙碌,而额外的让妈妈从姥姥身边和爸爸身边过来陪她,假如因为我不在身边,她的学习和报考大学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以至于她没有考好或者没有进入本该进入的大学,我认为是我教育的不好,她没有这样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准备独立面对一切,如果是那样,即使我陪伴她到了美国,她还是一个没有长大也无法长大的孩子,那不是我想要的。
第四,该过来陪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过来陪伴;但该离开的时候,我也会毫不犹豫的离开。这是一种放下的心态,事实上,当作为妈妈的我放下的时候,女儿也自然增加了内心的力量,她知道她完全可以面对这一切——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昨天晚上我把f姐的话和女儿做了交流,我和她说了两个观点,1,如果你一个人在这里觉得不行,可以和妈妈说,妈妈会赶过来陪你,反正签证机票都在,随时都可以过来;2,如果你觉得爷爷家离学校太远,或者家里有弟弟会打扰你复习应考,你可以选择住宿。女儿的回答很干脆利落,1,我完全可以一个人在这里,妈妈你还是回国陪姥姥和爸爸,你放心我会很好的;2,我在爷爷家很好,不会被打扰。
面对女儿的回答,我立即觉察到了自己内在的隐约不安,并且和朋友做了进一步的沟通,1,其实我还是没有完全放下,所以我在f姐说过那些话之后,还会有动摇,于是为了证明我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一再向女儿表示我内心的支持;2,我对于女儿住在爷爷家有担忧,主要是怕没有人管她的功课,事实上,所谓的打扰是不存在的,一个家庭是一个整体,当你信任和善待对方时,对方是会配合你的。把一切交付对方,无限信任对方,才是家庭里充满爱的表现,我的说法有自私的成份,换个角度来看,女儿得到的远远比有可能的“打扰”多的多,那是一个家庭的氛围,是和其他家庭成员在一起生活的体验——这种体验今后很难再有了,所以弥足珍贵。
第五,谈到安全问题,我作为妈妈在这里,每天接送她,无疑是安全的,她去上辅导班,我接送她,无疑也是方便的,作为一个孩子,有什么比母亲的陪伴更让她放松和舒服的呢?但是,是否有必要继续这样的舒服和轻松?我的问题是,假如我不陪她,没有给她营造这样的舒服和轻松,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会不安全,会不舒服,会想念我,会哭,会不好好学习。。。。。这是真的吗?这些念头都是从哪里来的?当我固着着这些念头,我绝对不会选择离开她,因为这些念头会让我不安,发疯,也会让孩子真的进入这个境地。可是,当我放下这些念头,转换一个信念的时候,看看瞧发生了什么。孩子会很安全,她也会很自在,很享受没有妈妈在身边的自由自在的感觉,她会更加珍惜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她会更加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她也会更加努力学习,她和妈妈的交流会更加流畅而有效率。。。。。前面的念头是我以前的,后面的念头是我现在的,所以,当我拥有后面的想法之后,我感受到这是更加合一的状态,更加符合真相的状态,女儿也无疑会产生一种自豪和骄傲的感觉,那种感觉应该是成长的幸福感。
第六,f姐说我不应该什么事情都和孩子商量,她说释之只是一个孩子而已,包括她上了大学的女儿,也都是孩子,关键还是应该由家长来做主,家长是会为了孩子好的,孩子能懂什么?——这是她的信念,却不是我的。我觉得孩子是自己生命的主人,任何有关于他们的决定,都应该和他们商量,取得他们的同意,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论多大的孩子,都是必须得到如成人般的尊重。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为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信念,否则一切为他们做主,孩子会没有自己的主见,凡事都往父母身上推,自己不会承担责任。
当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信念,因为有了不同的信念,我们才会去经验不同的人生。不过,只要告诉自己,这些念,都是头脑中的念,一切的故事都是你自己编的,看你愿意要哪个故事展开自己的人生,人生没有对错,你的一切经验都是好的,都是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都是你自己的选择,除了感恩它们接纳它们,你别无选择——除非你想收获不快乐和沮丧。
但愿我们只是观察这些念,而不要去演绎它,心也不要跟随它们,这样,我们的心才是自由的心。
我很感谢f姐的一番话,让我更加明确了我的选择,并且从内在审视了自己。经由她的批评,我也和女儿更深一步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且又一次受教。
前一篇:[转载]我感恩
后一篇:2011年0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