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七周年纪念
(2011-04-18 15:34:55)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父亲离开我们七周年了,可是在我的脑海里,爸爸却始终和我生活在一起,因为他永远活在我的心里,每当我想起他的时候,他就出现,每当我有任何痛苦和产生失望情绪的时候,都会得到来自爸爸的支持。
这是一种延续的力量,我把它看成是一种家族的力量,这股力量就好像是一棵大树的树根,稳固,坚韧,绵延不绝。
给自己一个空间,一份独处的空间,认真回忆一下亲爱的父亲,那突出的血管,那斑驳的皮肤,那慈祥的笑,那永远是扎人的胡子茬。这是一份永远难以忘却的纪念,这是一份沉淀在骨子里融化在血液里的情感,只要我愿意,可以立刻调出来,就好象一个利索的家庭主妇,毫不犹豫地从抽屉里拿出自己想要的衣服一样,我的父亲,永远生活在我的脑海里,生活在我的心里。
亲爱的父亲,我爱你,在无数个轮回里,在无数个机缘巧合里,我们成为父女,终其一生相依相伴,这是多么值得庆贺的事情,我依赖你,敬重你,听从你,爱戴你,顶撞你,让你开心,也惹你生气,在你生命的日日夜夜里,是怎样的一个程序,让我成为了你的女儿?从你拉着我的手开始,到我拉着你的手结束?
我们是合一的,即使你离开了我,我也知道,我们的生命是不可分割的。不然我怎么会时常感到你的存在,我怎么时常体会到你的感受?我会做你做的菜,我会恍然回到从前的岁月。
你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全世界最好的父亲。你严厉,但又慈祥;你专制,但又开明;你传统,但又不拘一格;你爱我,却又希望我能够远走高飞。
你从来不占有我的生命,你教会我独立,你教会我礼节,你教会我自尊自爱,你教会我学习的乐趣,你教会我不去计较世人的态度,你教会我按照自己的心愿来生活,你教会我如何面对失败,如何面对挑战。
你是我今生的父亲,永世的牵挂。
你爱我,宽容我,原谅我的一切错误,你善待我,从不苛求我,永远都鼓励我,支持我,在你的心目中,我最值得骄傲的。
你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可是你留下的这些,比任何财产都宝贵,我随处都可感受到你深深的爱,我对你有承诺,我会兑现。
亲爱的爸爸,你可知道我对你充满了感激,在你临终的时候,你可知道我那份被撕裂的痛?那份痛到极限的麻木?我用佛教的仪轨一直在念诵经文,我的眼睛一直看着你,我的心,一直跟随着你。
生命是一份礼物,死亡也是一份礼物,死亡永远伴随着生命。有一天,我也会和你一样,得到生命的另一份礼物,我希望,在那个时候,我能充满幸福的投入你温暖的怀抱,正如儿时的我。
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这应该是我今生对爸爸您的一份最好的回馈和表达了,时时刻刻,在我的心中,会一直想念着你,爱着你,感谢着你。无论是七周年,十七周年,二十七周年,还是永远。。。。
附:六周年祭文。
今日乃先父忌日。父离世六年,母嘱予以文祭之。
呜呼,树欲静而风不止,儿欲养而亲不在。其情可哀,其悲可悯。
吾父,生于1925年冬月,卒于2004年春月,享年79岁。父自幼熟读诗书,聪明异常,因祖父早年留学日本,父幼年生活无忧,家境丰足,后因祖父被迫就任伪满县县长一职,获罪入狱。遂家道中落,父原有两弟一姐,一姐及一幼弟因病先后夭折,父仅存一弟矣。
后父考入哈尔滨医大,半工半读,供养其母及弟。弟考入哈尔滨工大,父又供弟读书。
父长相英俊,博才多艺。犹擅长交际舞。
父性格直爽,不卑不亢,从不畏惧权贵,行事但凭自己心意,故命运多舛,60年代初,父主动要求奔赴宁夏银川支援边疆,本想三年,不料一去竟然三十年。后恢复编制,父母才得以调回原单位。此中辛酸,不一而表,父常感叹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父母共育有四子,长子三女。吾为幺女,深得父亲喜爱,自小教诲不倦。余犹记三两事。
因家道贫困,时吾刚长成亭亭玉立之少女,尤其爱美,偶嫌衣服破旧,故坚辞不穿,父告诫予:为人千万不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做人品德学问第一,外表不足为凭。并讲述他幼时的奢华生活,对比现今的穷困潦倒,钱财乃身外之物,随时可以消失,唯做人德行乃立足之根本,一日不可丢弃。
又一日,父友送来一袋生花生米,时余总角之年,家贫,恰逢饥饿良久,见之大喜,即拿一粒放入口中。却发现是生的,尴尬之余,连忙悄悄吐出。客人走后,父痛责吾良久,告诫予,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做人之尊严,即使再饿,也不能不顾体面和礼仪教养。吾于委屈和羞愧之中,哭泣良久,然父之训诫却终身不忘。
父擅长跳舞,单位每周均有舞会,父每带予跳舞。从站在父亲的脚背上,到踮脚与父起舞,再到穿着高跟鞋,余陪伴父亲几十载。犹记得夫为予过卅岁生日,老父已74岁高龄,仍与爱女跳第一支舞。灯光之中,老父一派绅士风度,予裙裾飘飘,一支华尔兹引来满场掌声。然吾却不知这已是老父与爱女的最后一支舞了。
父乃一介平民,不善交际,唯喜钻研学问,读书看报,时而针砭实事,也仅限于家中高谈阔论。父虽为西学药剂师,然因其幼时私塾长大,古文功底深厚,熟背诗书,常在家吟诵。余耳濡目染,加之自小心性聪慧,常与父一唱一和,故父犹喜予。常抱予在怀里,讲述古今中外典故,或教予诵读诗书,甚至唱戏。而今思之,泪流满面。
父因历史原因,住牛棚,被批斗,故郁郁寡欢,怀才不遇。在家中时而和风细雨,时而雷霆万钧,脾气暴戾。众人深以为怪,均怨之,避之。唯余深知父之心情,并不以为意,常能与嬉笑间化解父之郁气,使之释怀。故老父常感慨: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琳琳也!而今思之,泪流满面。
呜呼,父不在已久已,吾之思念长矣!
人在海外,幸而能随侍老母,然心念悠悠,日日思父而不见父,悲哉!
今逢先父忌日,念父养育之恩,难以为报,每每谨戒自身,唯恐辜负父之期望,遂谨言慎行,如履薄冰。父两袖清风,无甚财产遗留,然父之正直,坚毅,不慕权贵,喜爱生活,博学多才,节俭朴素的风格,均是林君满心感恩的精神财富。
秋夜肃杀,感慨良久,赋诗一首,感念父恩。
父别六载兮,吾魂牵梦系;悲秋风之动容兮,何回报之恩情。
乌鸦反哺兮,羊羔跪乳;叹父之不存兮,吾独坐之忧思。
亲缘只一世兮,却不知珍惜;思而不得见兮,徒泪流阑珊。
秋兰兮青青,春雨兮绵长;天际之遥远兮,父不知何归?
盼梦中一会兮,解哀哀之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