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的感受分享一
(2011-03-29 03:45:50)
标签:
杂谈 |
分类: 他乡生活录 |
9天的课程结束了,感觉不错。掌握了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法,可以迅速练习使自己脱离烦恼的境界,不得不佩服课程的设计环环紧扣,很实用,由浅入深。
当时上课之后的感觉就是,应该送我女儿也来上一次。
谈谈我的收获吧,课程上叫做心得体会。
第一,我觉察到自身的问题所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不够真诚。在以前,要是谁这样说我,我是绝对不会承认的,包括我自己,也绝对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不真诚的人。可是在这个课堂上,我觉察到因为我一直希望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好人,希望让大家尊敬我,喜爱我,我经常不自觉地做老好人,不敢得罪别人,不敢承认自己内心的想法,遇到事情得过且过,能忍则忍。久而久之,导致自己和内心越走越远,经常违心地做一些自认为对别人好的事情,从不敢诚实地面对自己,而对自己不真诚的结果,实际上就不可能对别人真诚。虽然表面上还是做到了为别人着想,但从整个发展的规律看,还是会伤害别人,同时也伤害自己。
例如,我不喜欢喝酒应酬,但为了不扫朋友的好意,每次回国,都勉为其难地和大家一起喝酒吃饭,虽然内心不甚愿意,可为了面子,我不得不装着很开心的样子赴宴。弄得大家都以为我很喜欢这样的形式,并且一次又一次的专门为了我而设宴,我虽有口难言,但还是勉力为之,而答应了一次,就不能拒绝下一次。我始终不敢或不愿打击对方的好意,更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告诉对方:谢谢你,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这就是对自己不真诚的表现之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如果一次又一次的邀请,让我的心里颇感疲惫,总有一天我会拒绝,而我一旦拒绝,对方会认为我对其有意见或不满,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不说,自己也更加觉得过意不去,徒费了人家一片好意。到最后可不是伤害了对方也伤害了自己吗?
这就是一种旧有的生活模式。原因是自己和内心的疏离以及不自信,假如一个人想做到对社会真诚,首先就要做到对自己真诚。但为何我们很难做到这点呢?因为假如一个人对自己真诚,他面临的压力很可能就是被批评,被拒绝,被压抑,因为很显然那些不真诚的人会找出诸多理由来阻止我们面对自己的真诚,慢慢的,我们越来越失去了真诚,全都戴着面具对外,因为我们不愿意被拒绝被批评更不愿意失去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
所以,假如想做到对别人真诚,首要条件就是对自己真诚。可惜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聆听过自己内心的声音了,或者说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真的想怎样或真的不想怎样了,我们的决定大部分来自头脑而不是心灵。
第二个收获是,在我和女儿的关系上,我是具有强烈的掌控欲的,而掌控欲的背后其实是不安全感,这也体现在我对其他亲人的身上。当女儿挑战我的权威的时候,我的反应非常激烈,每每打压她,有时还用一副非常委屈的态度,让她认为自己是多么的不好,多么的不道德,把自己置于道德的高度,而把对方置于道德的低处,这是小我惯用的手法,小我永远认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知道了这点,我豁然开朗,其实以前这些理论我都知道,什么不能给别人贴标签啦,什么要尊重别人啦,什么要理解女儿啦,可是一到当时处境,什么都忘记了,只知道维护那个“小我”,现在经过体验,应该会好很多。当然不能保证下次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可是我相信会越来越少。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旧有的生活模式,好像一个气泡一样,我们长期生活在这种模式里毫不自知。唯有打破这个气泡,才能重生,才能建立一个新的气泡,经验一种新的生活模式。
而惧怕改变,惧怕挑战,愿意享受舒适的生活,不敢远离安全的环境,都是对旧有模式依恋的表现,如此一来,我们永远无法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的生活,也将一直呆在一个气泡里,永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