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绪(二)
(2010-12-16 13:18:5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境由心生 |
我们很多人面对生活,都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时而开心,时而沮丧,时而兴奋,时而悲伤。很少有人会发现自己的情绪或者心情是恒定不变的,既不可能是一天24个小时都沮丧,也不可能是一天24个小时都开心。
我们沮丧和开心的原因几乎都一样,沮丧的原因如下:
1,兴冲冲地去约会,半路上遭遇了塞车,结果约会泡汤;
2.花了大把的银子买了一件自己垂涎已久的名牌包包,结果被同事问:这是哪里来的高仿?几百元啊?
3.别人说好了的事情,结果不履行承诺,放了我的鸽子;
4.以为自己拼命努力,年终会有一个大红包,结果没曾想反倒被扣了不少奖金;
5,自己事业有成,孩子却不省心,三天两头在学校惹事,弄得自己整天灰头土脸被老师训;
6.本来想拍老婆马屁,结果老婆心情不好,冲了自己一顿;
7.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并且理直气壮地宣布决定不上大学了。
8.一大早起来,发现自己头发又白了几根;
9.想洗床单被套,结果偏偏遇到连天的阴雨;
等等等等,要想举例,还有数不清的例子,转眼我们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列举出N个令我们沮丧的事情。
开心的原因如下:
1.买了彩票,中了一个小奖;
2.去超市买东西,收银员算错帐,贪了几块钱的便宜;
3,年终奖多发了几千块;
4.老公今天表现特别好,争着做饭;
5.孩子考试全班第一;
6.我穿的衣服被同事赞扬,说明我有眼光;
7.遇到一个社会名流,还得到了对方的赞赏;
8.签下来一个合同;
9.刚买的房子又涨价了;
等等等等,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在身边随意举出N个令我们开心的事情。
仔细看看,我们每天心情为之跌宕起伏的,都是什么事情?认真思考一下,我们的大脑,都在什么事情上制造这些思维?——我称之为垃圾思维。
所谓垃圾思维,是指没有实际意义,不会对自我的成长产生真正提升作用,徒然耗费精力,并且让自己情绪产生纠结的思维。
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这些令你沮丧或令你开心的垃圾思维,然后我们就跟着它沮丧或者开心。
我们为什么要听笑话,看喜剧,有时候还会看黄片和暴力镜头?为什么我们需要得到别人的赞美而不是批评?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份良好的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
当你需要的时候,你就是缺乏的;当你具有了时候,你才能给予。
星云法师说过一句话,他和别人到了美国弘法,有些人看到花花世界,便宜的东西,都会买许多带回国,他却一件都不买,别人问他为何?他说:你有需要才买,我没有需要。
换句话说,你缺少这个才买,我不缺少。
如果,我们发现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其实我的内在是完满的,是不缺少任何东西的。我们还会纠结着往外界寻觅吗?
看看引起我们开心或沮丧的条件,哪一个条件是永恒不变的?哪一个是真正能够影响到我们的自我价值的?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别人的赞美和崇拜,职务的升迁,金钱的获得,名声的传播,这些,哪一样能够跟着我们走到生命的终结?我们能够带走哪一样?
如果我们一样都带不走,就意味着我们一样都不需要。我们的生命是否完满和幸福,和这些外界的评判是无关的。
但为何我们还要一次又一次,无时无刻不受到这些情绪的困扰,别人为何总能让我生气或欢笑呢?
那是因为,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一样谎言,一份虚幻的概念,就是我们的价值是由别人来判定的。
我们之所以要追求成功,是因为我可以得到别人羡慕的目光;我们之所以要追求金钱,是因为我们要过别人过不起的舒适的生活;我们之所以要做官,是因为我们很享受那种管理别人的快感。
我们的情绪一旦被我们顽固地认定,就会成为我们的主人,控制着我们的一言一行。你会对抗,你会恼怒,你会愤恨,你也会忧虑,因为,你错误地认为,你就是情绪本身,而这些情绪的来源都是对方。
看看令人沮丧的原因和令人快乐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一切的源头都被归结于别人。我们的头脑轻易地就把自我的责任撇开,当然这样的结果会令我们生活得舒服一些。
指责别人总比指责自己来得轻松;同理,感谢别人也比感谢自己来得高尚。
问题的关键,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完全忽视了自我的存在和本体,完全变成了环境的产物。
这样无论你如何修炼,如何静心,结果都是枉然。因为你不停地向外索求,却从来不去看一下自己真实的内心。
你想摆脱痛苦烦恼,和你想拥有一辆宝马,欲望都是一样的——都证明你缺乏。前者证明你缺乏不痛苦烦恼的能力,后者证明你缺乏物质。
于是,同样会带来一样的结果,还是情绪上的纠结——因为你没有看到你的内心深处。